如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2025年政策着力点

数智人2025-01-02产业资讯46
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产业、具身智能等领域创新发展政策……围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12月26日至27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释放一系列政策信号。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2025年,政策将如何发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有哪些举措?面对复杂严峻形势,中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离不开新动能的带动。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700家高水平5G工厂,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80个。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更加需要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形成更多能够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构筑发展新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会上表示,2025年将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推进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例,智能网联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广阔前景。我国建成涵盖基础芯片、传感器、计算平台、底盘控制、网联云控等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2025年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扩大北斗应用规模。聚焦未来产业,会议明确,开展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产业、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等领域创新发展政策。“近年来,我们围绕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产业领域,出台30多项政策,推出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张继红在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关村下一步还将谋划出台促进量子科技、细胞与基因治疗等产业发展政策,持续构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创新攻关组织模式,尽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加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政策重点从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方面着力,统筹推进锻长板和补短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说。我国现有178家国家级高新区,集聚了30%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高新区是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地,也是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抓手。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将实施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推动一批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记者张辛欣、张晓洁)转自:新华社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56961.html

相关文章

沪硅产业大硅片传奇

大硅片对生产技术、设备、材料、工艺的要求非常高,其制造过程被业界称为“挑战极限”的过程。沪硅产业在资本助力下,演绎了一出如何筑牢本土半导体产业基石的“传奇故事”沪硅产业2016年成功拉出第一根300m...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基础设施投资连续加快

中新网12月15日电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1月份投资数据,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解读时表示,11月份,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有效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

明确处罚标准 国博规范研学游

在明确禁止无资质导游讲解后,国博进一步规范研学游。7月1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研学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发布,明确国博开展研学须申请相关资质,申请机构须符合包括从事社会教育活动三年以上在内的多项条件,...

解读人工智能政策,十个关键要点

解读人工智能政策,十个关键要点

本文将从政策的视角解读目前火热的AI发展,从国家和政策层面解释人工智能战略在全球范围内突然涌现的原因,并对人工智能政策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人工智能政策究竟是什么?人工智能政策通常被定义为最大限度地提高...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消费水平持续提高 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措施,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不断改善,城乡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生活质量...

央行报告: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引导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24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稳”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高质量发展增强“进”的动力。截至2022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6.4万亿元,约占人民银行总资产的15...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