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全链共振 未来可期
本报记者刘钊见习记者刘晓一2024年,人形机器人产业风起云涌。政策接连出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特斯拉等巨头的加码布局,创企投融资和重大投融资事件密集发生,A股市场多只概念股股价大涨……产业大事件层出不穷,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成为了科技界一颗“耀眼的星”。今年初,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做强未来高端装备。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下一代大飞机、绿色智能船舶、无人船艇等高端装备产品。与此同时,资本应声而动,据深圳市高工产业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份至10月份,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融资事件有56起,金额超50亿元。站在2024年与2025年的交汇点上,回顾过去,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路径?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行至何方?全链共振推动产业深度融合继大模型后,“具身智能”成为了今年科技界的新热点,其被认为是新一波人工智能(AI)浪潮中的重点方向。业内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又一颠覆性产品。回望2024年,Agility机器人走入了舍弗勒工厂,小鹏Iron也开始进厂“拧螺丝”,1X机器人学会了煎牛排,特斯拉的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灵活性又上了一个台阶……这些“硅基生命”已经拿到了人类社会的进场门票。细看2024年国内各类大型活动,无论是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是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组团“C位”亮相,展现出其在前沿科技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分量。如果说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革命似“春雷”般将人形机器人产业推向大众视野,那后续产业能延续盛况,则归功于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在软件层面,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与自主性根基,在于AI大模型、3D视觉技术,以及操作系统、控制算法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这些软件要素为人形机器人高效执行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AI大模型,作为机器人的“智慧中枢”,对人形机器人的智能进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024年,科技巨头如特斯拉、英伟达在此领域的显著成就,极大地增强了人形机器人的自学与决策能力。例如,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能在复杂环境中自主行走,展现出卓越的灵活性与稳定性,这归功于AI大模型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精确解析。而英伟达推出的GR00T基础大模型,通过多模态指令输入,实现了人机交互的无缝对接。在硬件构成上,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同样依赖于材料科学、电机技术、传感器等关键组件的进步。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应用,显著提升了驱动电机的效能与节能性,为人形机器人的动力系统带来了革新。同时,PEEK(聚醚醚酮)等轻质高强度材料的使用,有效减轻了机器人的重量,增强了灵活性与运动表现,减速器、传感器、丝杠、空心杯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工作也屡获突破。此外,我国厂商亦发展迅猛,已有多家公司进入到了全球头部机器人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已有多地加快建设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率先落地,探路人形机器人的标准化和产业化。2024年10月份,由工信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授牌的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落户北京。创新中心相关人士表示,当前创新中心正围绕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多能具身智能体平台“开物”加速技术突破。“天工”开源计划已于11月份正式落地,创新中心将联合全球高校、科研院所、集成商等具备人形机器人二次开发能力的机构,共同打造最具影响力的具身智能开源开放社区。“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与技术的迭代,预计人形机器人产业将会形成一个更加协同的产业链网络,促进原材料供应商、部件制造商、整机组装商之间的深度合作。”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初创企业的涌现与高校、科研机构、创新中心的加入,将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注入新鲜血液与创新动力。在应用层面,人形机器人将渗透到家庭服务、工业制造、医疗健康、教育娱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产业快速扩张边界变得模糊产业快速扩张背后,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一体两面:一方面,人形机器人将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使其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柱;另一方面,由于其强大的产业渗透能力,让商业化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必答题”。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扩张期是否会带来新机遇?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由“野蛮生长”向精耕细作将是产业发展大势所趋。产业方面,入局者将持续增多,车企和科技大厂继续强势入局。卢瀚宸表示,这两个群体与机器人供应链在软件、硬件、研发和销售等方面存在高度重叠。而随着头部公司的陆续入局,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也将显著加速。同时,产业赛道的边界也正在变得模糊。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目前成熟的发展模式还没有“跑”出来,因为其中涉及的技术栈、软硬件类型、产品形态、商业模式有诸多的差异化,尚处于“百家争鸣”阶段。假以数年,产业也将从当前的发散走向收敛,从“涣散”走向集中化。产品方面,人形整机将越来越多地从炫技走向场景操作。《证券日报》走访多个展会观察到,尽管各家厂商秀出了人形机器人抓取物品、写毛笔字等绝活,但目前人形机器人在国内的商业化还处于初期阶段,大部分厂商的出货基本是流向了科研、教育、开发者等群体。业内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走向场景的应用是必然要迈出的一步,2025年或将会是这一步的起点。场景方面,收敛或是关键词。《证券日报》采访多个人形机器人整机公司发现,很多厂家似乎什么场景都要做,什么行业都能做。相比之下,海外人形机器人厂商则相对收敛,会优先聚焦在1个至2个行业场景去落地,基于目标去有侧重地完善能力矩阵。对此,卢瀚宸表示,认清边界,做什么、不做什么很重要。“具身智能落地不是一蹴而就的,专用到通用的进化充满不确定和偶然性。具身智能不是一天到来的,而是需要连续通过多个节点的渐进过程。”期待量产走进千家万户自从人形机器人诞生之日起,“量产”就是绕不开话题。国信证券12月4日发布研报称,特斯拉机器人产品迭代迅速,有望给全球机器人市场带来“鲇鱼效应”,激发人形机器人玩家的活力。在车端与机器人端零部件共通性较高的前提下,叠加“大厂入局+技术迭代+政策催化”的加持,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密集的催化事件,似乎证明2025年确实是人形机器人通用能力实现飞跃的起点。特斯拉的Optimus有望在这一年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并将在内部工厂进行数千台人形机器人的实际运行测试。而到2026年,Optimus则有望对外销售。此外,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也于2024年11月份正式宣布运营。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等国内外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企业,也已相继开启了人形机器人的量产之旅。然而,要实现人形机器人真正的量产,企业需要雄厚的资本实力、强大的研发能力。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有许多技术瓶颈待突破。包括提升AI大模型在复杂环境下的学习与决策能力,优化3D视觉技术的精确度、稳定性及成本效益,以及通过技术创新增强机器人的操作精度与灵活性等。“目前,制约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的重要问题是数据的缺乏。产业也在积极通过仿真、实训等方式加大数据的采集。我们预计人形机器人会在场景相对简单、软件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的行业最先实现大规模落地,如汽车,3C电子、食品以及化工等行业。”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邓学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我们认为,2026年才是真正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元年。而走进千家万户,可能要到2030年。”卢瀚宸说。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5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