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
不知从何时起,一提到过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因为老了,还是时间过得太快,还没有来得及品味这个年的“味道”,另一个年就已经到了。匆匆时光里,儿时的年常浮现在脑海,始终清晰。儿时的年,是一颗大白兔奶糖。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能有一块大白兔奶糖,不用说吃了,就是有一张糖纸,也足以让小朋友们围前围后了。被羡慕的眼光“包裹”,你就是他们心中的“神”。幸运的是,每年春节母亲的好友华姨都会从上海带回大白兔奶糖送给我,我也满满地感受到了丑小鸭瞬间变成白天鹅的欣喜。现在华姨已是耄耋老人,真心祝福老人家健康长寿!大白兔,那段酸涩又甜蜜的记忆,质朴纯真。儿时的年,是一大盆杠硬杠硬的冻梨冻柿子。年三十晚上,缓上一大盆。先是一层白霜,放上凉水,一会儿上面就会包裹一层透亮脆薄的冰壳。吃冻梨是有讲究的,不能缓太透,太透就软乎了口感不好。只稍缓一下,敲去冰壳,迫不及待地啃上一口,果肉中带着冰碴,要先在嘴里翻上几个滚儿,才敢下咽。嘴里吐着凉气,唇齿间透着冰冰凉意,甜与凉同时刺激着味蕾,让人欲罢不能。想想看,坐在东北的热炕头上,啃着冰凉杠硬的冻梨冻柿子,窗外飘着鹅毛大雪,会是怎样的一种情调呢!尤其是果肉上留下的一道道深浅不一又十分清晰的大板牙印,至今都记得,偶尔还拿出来调侃呢。儿时的年,是新衣新鞋大红头绳。每年春节,我都会有一条二尺多长、二寸多宽的大红绸子。三十儿这天,母亲会亲自为我梳头,两条又细又长的小辫子,高高地吊在头顶,系上红绸子,打个蝴蝶结,格外鲜亮抢眼。走起路来,一悠一荡的。那心也美的随小辫儿一起荡起来了。儿时的年,是用小水桶和罐头瓶自制的冰灯。放在家门口和仓房里,照亮温暖着黑暗寒冷的除夕之夜。儿时的年,是初一早上胡同里一帮一帮、挨家挨户拜年的孩子们。“过年好!”前面的孩子说完了,后面的孩子还没关上门呢,就后队变前队的跑去另一家了。就这样出出进进,一句简单的问候,让邻里之间更加和谐友爱,让寒冷的冬天也有了温暖的存在。......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复一年的记忆中,“大白兔”不再是“遥不可及”;冻梨冻柿子,早已被那些新鲜的时令水果替代,失去了“冬日水果霸主”的地位;大红绸子也变成了各式各样、色彩艳丽的小饰品;家门口的小冰灯变成了喜气精美、充满文化色彩的大红灯笼;那些胡同里进进出出的奔跑喧闹,变成了虚拟世界里一行行炫彩的文字和萌萌的表情图......我们从贫穷走向了富足,从落后走向现代文明。许多年以后,那些被疏远了的情感,那些我们这一代人生命中不能忘却的美丽的过往,也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必将成为激励后人创新创造的动力源泉。新年快乐!辞旧迎新的早晨,一声清新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愿时光静好,岁月美极!(王琪)(2021年2月1日星期一于牙克石)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