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院”要来了!你会接受“AI医生”吗?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1月30日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报告》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和产品数量迅速增加,并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医疗领域无疑是极为引人瞩目的一个。近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团队打造的首家“AI医院”AgentHospital正在进行内测,将于年底正式上线,并于明年上半年对公众开放。此外,一个完全由医生团队发起并主创参与研发、被“喂”了六千余本国内外医学教材的AI医学大模型,已在上海市东方医院门急诊、重症医学科和住院部上岗。“AI医生”到底怎么样?AI医生的上岗,已在医疗圈引起广泛讨论。如上海东方医院的“医生伴侣”,可协助完成病史记录、初步诊断建议和分析,以及治疗方案推荐。东方医院门急诊和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海涛表示,一名专科医生面对复杂的跨专业疾病,需要查询很多文献资料,有时还需要多学科专家诊断。大模型可基于庞大的医学知识数据库辅助决策,这是AI对临床诊疗极具价值的部分。而在口腔护理设备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成为主流,随着3D打印、AI诊断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治疗效率,也优化了患者体验。安徽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陈欣媛:在种植牙领域,AI辅助系统基于患者的骨密度、牙槽嵴形态和咬合关系等因素,可以优化种植体的位置和角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长期稳定性。陈欣媛认为,尽管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医生。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帮助他们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此外,安徽铜陵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张健表示,针灸治疗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AI技术与中医的结合更像是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主任医师陈小兵认为,未来的AI医生和人类医生,不是黑白对弈,而是相互合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主任医师陈小兵:双方的协作流程,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一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医生会收集患者的数据,AI进行数据的清晰整合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二是辅助诊断和治疗,AI提供初步的诊断和治疗信息,医生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和进一步检查,做出最终的整体评估和精准的诊断和治疗;三是在监测和评估方面,医生将和AI共同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进行反馈和优化,不断进行流程优化。医生和AI之间进行定期的反馈和交流,从而最终优化协作模式和医疗服务质量。AI在医疗方面的探索还有很多。近日,上海发布了首批5个医疗应用场景,包括中山医院的AI电子病历辅助书写、AI医健助手,东方医院的医生伴侣、科研助理,以及上海电信的就医小帮手。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工智能处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上海已有46款大模型通过备案。上海正在持续推进大模型赋能垂类应用,后续将在智能终端、科学智能、在线新经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五个重点领域,以及金融、教育、医疗、文化旅游、智能制造、城市治理六个重点行业,批量诞生标杆产品与服务。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50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