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或呈现平缓“V”型走势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84
2020年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实现同比增长。在国内供需形势的变化下,2021年,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或呈现平缓的“V”型走势。海关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煤及褐煤进口3.04亿吨,同比增长1.5%;进口金额1410.5亿元,同比减少12.1%。“2020年1-11月,中国进口煤及褐煤仅为2.65亿吨,同比下降10.8%,在12月单月高达3907.5万吨进口量的拉动下,全年总量实现了弯道超车。”中宇资讯分析师刘进旭表示,2020年12月份以来,国外疫情紧张,大量工业订单回流至国内,工业用电需求稳定增长,且拉尼娜现象带来的超级寒潮天气使民间取暖用电需求剧增,多个地区冬季电网负荷首次超过夏季用电高峰。而国内煤矿产能难有额外释放,为稳定国内动力煤价格,缓解持续紧张的供需关系,国家有序放开进口,为全年中国煤及褐煤进口总量的增长提供了支撑。“受疫情影响,全球用煤需求疲软,外煤价格持续下跌,与内贸煤价差持续拉大,2020年1-4月进口煤呈现井喷之势。”刘进旭表示,随后的7-11月,受进口煤配额限制,进口煤数量持续回落,直到国家有序放开进口,煤及褐煤进口量才快速增长。在全年进口数量实现增长的同时,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金额有所下降。刘进旭认为,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游用煤需求整体疲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煤炭进口国,近年来对进口煤采取严控措施,导致国际煤价整体承压运行。2020年四季度末,随着中国有序放开进口煤,国际煤价大幅回升。截至2020年12月31日,5000大卡印尼煤报价76美元/吨,同比增长39.5%,环比上行55.1%。但从整体上来看,进口煤价的短期回升并不足以抵消前期低迷的行情,中国煤及褐煤进口仍呈现“量增价减”的状态。“2021年,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或呈现平缓的“V”型走势。”刘进旭认为,截至1月下旬,国内供需形势仍旧紧张,对于进口煤的需求仍较高,且港口煤价处在历史高位,进口煤在价格上仍有着巨大的优势。可以预见,2021年1-2月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仍将处于高位。随着后期气温回升,国内动力煤也将逐步回归合理价格,进口数量也会有所下滑。在四季度传统用煤旺季,电厂或加大进口煤的采购。总体上,经过2020年的行情变化,2021年,电厂将更加合理分配进口配额,淡季控制进口,旺季适当增加进口。转自:国际商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4941.html

相关文章

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正式发布

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6G通信技术专利发展状况报告》,报告显示:当前,全球专利申请量总体呈上升趋势,6G通信技术领域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3.8万项,其中中国是专利申请...

5G时代,运营商终端定制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定制机并不“稀罕”。稀罕的是,5G时代,运营商终端定制如何避免“重蹈覆辙”?3G、4G时代,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都推出定制手机,但基本上都惨淡收场。随着5G进程的推进,5G终端的成长空间进一步被释放,运...

品牌首店多点开花 激发消费新动能

首店自带流量密码,是赋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如今首店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但开设首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生意,在行业发展的道路上,仍有首店在“流量”走失后悄然退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首店经济发...

极寒天气频发,“菜篮子”还稳吗

2021年的第一个月,寒潮可真不少。特别是1月上旬的极寒天气让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冻得哆嗦”,不少地方最低气温降到零下18摄氏度至零下20摄氏度。天气变冷了,不少城市的菜价却在“升温”,不少人产生疑...

混战“半日达”,中国物流企业打响“时效战”

在中国电商平台销售规模增长放缓之时,物流企业则选择加紧“提速”,“半日达”的服务开始频繁上架。早在3月末,菜鸟联合天猫超市宣布杭州半日达上线,5月4日,双方将推出的半日达服务再开七城,包括上海、广州、...

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揭晓

9月22日,《2022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北京发布。同时,2022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和2022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揭晓。在2022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