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从一方药圃 看亳州中医药如何蝶变

数智人2024-11-12产业资讯61
眼下,正是安徽省亳州市中药材采挖和播种的时节。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的亳州市兴梦家庭农场,各种机械轮番上阵,工人们也加班加点,采挖药材、平整土地、播种新苗,一气呵成,好不热闹。亳州是远近闻名的中药材之都,十河镇是亳州市中药材种植的核心区域,兴梦家庭农场负责人徐永祥种植药材也有不少年头。“我们主要种植白芍、牡丹、丹参、赤芍,共计近1000亩,和过去相比,现在中药材种植很多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效率和科技含量大大提升了。”近年来,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逐步实现规范化集约化。2024年上半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02.18万亩,其中规范化种植面积41.3万亩,产值38.45亿元。目前,全市已建立中药材绿色生产基地17个,完成构建亳菊、白术等30余种中药材组培生产体系,年产原种种苗1000万株以上。如此道地的中药材,销路在哪?徐永祥神秘一笑,“亳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是经国家五部委审批开办的全国首批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一大早,这里就已经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各种中药材琳琅满目,全国各地的客商云集,来自马鞍山市的顾佳民已经在这里经营了16年,“我主要经营酸枣仁和柏子仁,别看品种不多、规模不大,咱的客户可是遍及全国。在这里,像我一样的外地人多得是。”为何从马鞍山来到亳州做中药材生意?顾佳民说:“在亳州,中药材可以实现买全国,卖全国。”目前,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入驻药企2000多家,摊位总量超8000个,承租药商超2万人,日上市中药材2800余种,日客流量6万人,年交易额超560亿元,占全国同类市场交易总额近三分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管理最规范的中药材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供求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靠着买全国、卖全国的优势,亳州市中医药企业也迅速发展,提升产业能级。在亳州市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佗国药”)的中药材提取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大型罐桶和管道。“这些都是浓缩设备,把药汁通过负压循环浓缩成浓稠的膏状,工作人员只需要在操作台上输入时间、压力和参数,设备就会自动运转。”华佗国药质量负责人宋杏花说。华佗国药是一家以中成药生产和研发为主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目前拥有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搽剂、酒剂、中药饮片等十条生产线,是亳州市中医药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创新研发,加强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华佗国药行政副总郭德峰说。截至今年6月底,亳州市持证药品生产企业共246家,规上医药工业产值236.4亿元、增长7.5%。此外,亳州中医药产品还远销海外,今年上半年,亳州市中药材进出口额3.8亿元,增长14.9%,占全省89.41%、全国7.39%。2023年以来中药材进出口实绩企业91家,业务覆盖88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亳州市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852.5亿元,增长11.32%,2024年上半年全市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1137.4亿元,增长8.76%。其中中药材种植产值40.4亿元、增长8.89%;中药材贸易额860.6亿元、增长8.61%。(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邹翔徐靖王晓飞)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47110.html

相关文章

洪安蟹宴品鉴游园会上线

金黄的外壳、肥美的肉质、丰富的蟹膏鲜香十足……想在成都就吃到这样的高品质大闸蟹吗?10月24日、25日,一场洪安大闸蟹品鉴游园会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洪安镇举办,“肉质太鲜嫩了。”“公蟹蟹膏好饱满,母蟹的蟹...

中文教育机构转战网络 线上教学成国际中文教育“主课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学平台由线下转至线上。在线上教学成为中文教育“主课堂”的背景下,如何转变思路,调整教学方法,中文教师们一直在思考并在不断实践探索。2020年3月7日,西班牙巴塞罗那...

宣传原料800一斤实际仅百元!300一杯天价柠檬茶商家被罚20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玖月粮仓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因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被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处罚详情显示,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线索要求对“柠檬向右”饮品店销售天价鱼子酱拇指...

旅游业创新产品、提升体验 景区文物更有“动感”了

本报记者彭训文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触摸”到山西平遥古城历史、高科技光影技术让千年名楼黄鹤楼“活”起来,“数字技术+灯彩艺术”让上海豫园灯会成为充满奇花异草的美学奇境……数字技术在旅游业中不断应用,新颖...

韩国海外直购金额,中国市场占60%

韩国《国民日报》2月5日文章,原题:中国电商平台在韩国市场占比进一步增加韩国2024年在线购物贸易逆差首次突破6万亿韩元(1亿韩元约合50.4万元人民币),其中约4.8万亿韩元的金额通过中国海外直购流...

政策支持叠加节日效应 消费向好可期

近期,多地密集出台新一轮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涉及汽车、家电、住房等多个领域。9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银行加大对教育、文化旅游、卫生和健身、养老托育、社区和家政服务、住宿餐饮等行业信贷支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