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用电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

数智人2024-10-28产业资讯44
用电量是体现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4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同期GDP同比增长4.8%,用电量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前三季度用电量增速为何会高于GDP增速?“电力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保障性行业,全社会用电量与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呈强正相关关系,且全社会用电量与GDP增速变化趋势总体同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抒祥分析说,但由于全社会用电量与GDP存在较大结构性差异,导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之间存在偏差。经济、气温等因素会引起用电量与GDP的结构变化及波动,也导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用电量增速/GDP增速)产生波动。近年来,我国电能替代在农业、服务业、工业、居民生活等领域深入推进,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同时,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新兴行业用电量高速增长,共同拉动近几年电力消费增速总体高于GDP增速,今年前三季度仍然延续这一趋势。除了有电气化水平继续提升这一因素外,今年年初以及夏季气温因素对用电量变化影响显著。今年2月份全国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拉动采暖用电快速增长,当月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24%。今年八九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西南、华东、华中区域气温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区域用电量高速增长,拉动这两个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均超过8%,也拉动今年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二季度。记者还注意到,第三产业用电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互联网及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高速增长。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5.9%。一、二、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4.3%、9.2%、10.5%,各季度均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中的各子行业用电量增速均超过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量增速超过12%。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带动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4.4%;电动汽车保持高速发展,充换电服务业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56.7%。分区域看,全国所有省份用电量均为正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前三季度,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8%、8.3%、8.7%和3.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侯文捷认为,前三季度,中部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受服务业及居民生活用电增长拉动。前三季度中部地区的服务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4.4%、14.3%,在四大地区中均居首位。西部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则更为复杂。前三季度,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7%,居各地区首位,对本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9%。第二产业中,由于西部地区能源等资源更具价格优势,西部地区的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增速达到了6.2%,大幅领先于其他区域以及全国平均水平,除四大高载能行业外,西部地区的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44217.html

相关文章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政策落地综保区 企业发展迎红利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印发《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通用政策、专项政策、人才政策等5个方面,新增惠企政策12条,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助推呼和...

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8月1日起执行

6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2021年新建项目上网电价,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新建项目可自愿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以更好体现光伏发...

风雨二十载,记全国工人先锋号集体中冶宝钢马迹山项目部敢于挑战的精神

在历史的长河中,二十载岁月,弹指即过,然而,对一个企业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从2001年扎根马迹山港至今,中冶宝钢马迹山项目部全体员工来走过了段曲折与光明相伴,欢笑与泪水同在的漫长道路。...

国有企业和优势民营企业“走进沂蒙”北京推介会举行

8月5日,国有企业和优势民营企业“走进沂蒙”北京推介会举行。来自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央军民融合办、国家国防科工局、全国工商联、中国证监会、山东省委军民融合办等部门的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山东临沂市...

全球屏息!国际油价单周重挫近10%

“双节”期间,国际油价冲击100美元/桶重要心理关口的势头戛然而止,同时开启暴跌模式,创今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具体来看,11月交货的WTI(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原油期货上周累计下挫9.7%至8...

多地发放消费券促消费 专家建言完善相关机制

连日来,全国多地多轮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覆盖餐饮、商超、酒店、户外旅游、汽车等多种消费场景。在“线上+线下”消费券齐发力的同时,数字人民币也赶来助阵。专家分析表示,当前疫情反复,国内消费需求不振,消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