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文旅志愿服务“上网” 效能与质量齐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因应时代潮流,主动求新求变,成为推进文旅志愿服务提档升级的应有之义。为此,记者特从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中,选取了3个获奖项目,分别是武汉旅游志愿服务总队“服务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复苏”项目、“美好生活”广东公共数字文化进万家服务推广活动、“山与海的对唱——乌蒙山下的文化慕课”项目,这3个项目不约而同地“腾云入网”,展现出文旅志愿服务插上互联网“翅膀”后所带来的效能与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典型意义。1777.9万人次,这是湖北省武汉旅游志愿服务总队“服务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复苏”项目通过11场直播活动触达的观众数据,交出了合格答卷。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而武汉正是风暴眼。武汉旅游志愿服务总队积极行动起来,在武汉的志愿者全力以赴承担起运送物资、保障社区、服务方舱医院等志愿服务工作,并在疫后重振中为武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添砖加瓦。与此同时,一系列以网络直播为主要形式的文旅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2020年4月8日零时,武汉江汉关钟声响起,宣告武汉在历经76天的艰苦奋战后,终于迎来了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4月9日,3名志愿者、金牌导游钱文康、张凡、张玲,以4小时接力直播的形式向观众展示多面武汉,迎接这座英雄的城市回归。此次直播活动共吸引了线上观众约153万人。在直播真实的展现之下,大家跟随着导游的镜头,从专业的讲解中读出了武汉的坚韧、妩媚、深厚底蕴和乐活精神。5月4日,武汉的金牌导游志愿者又开启一场主题为“最美江城、致敬抗疫英雄”的12小时接力直播活动,邀请全国人民在镜头中一同登黄鹤楼、游长江、赏花城、品佳肴,跟随城市恢复活力的脚步,看看正在重启中真实的武汉。直播于5月4日上午8点开始。在吉庆街上,导游陈靓玉带领网友“过早”,热干面、鲜鱼糊汤粉、三鲜豆皮……勾起了无数人肚子里的馋虫。在黎黄陂路,石板上落下绿色法桐掩映出的光斑,网友“Nina”感慨:“武汉不仅是英雄的城市,更是有魅力的城市!”本场直播吸引420万观众在线观看。此外,武汉旅游志愿服务总队开展的湖北“安心游、放心住”主题活动武汉站直播,累计720万观众在线观看;儿童节特邀抗疫一线家庭亲子游直播活动,吸引51.6万观众观看。把视线转移到广东。2019年以来,“美好生活”广东公共数字文化进万家服务推广活动,以周末及节假日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节点,以“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为主要手段,为广大群众提供“活动配送”“数字影院”“艺术公社”“周末学堂”等综合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线上服务达202万人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以“活动配送”板块为例,2019年和2020年春节期间,广东省文化馆联合广东省21个地级市文化馆共同推出“我们的中国梦”广东公共数字文化进万家活动,重点聚焦全省各地新春文化惠民活动,搭建统一服务平台、制作统一宣传海报,以《惠民活动》《精彩直播》《岭南印象》《在线展览》《赏学艺培》等特色栏目上线服务。广东省文化馆馆长毛凌文介绍,广东省各级文化馆官方微信平台开通“文化进万家”活动入口,依托各地新春系列活动开展阵地推广,为广大群众送上“新春文化惠民大餐”,在线浏览量共达129万人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惠及千家万户。位于乌蒙山下的云南省昭通市雄奇壮美。1935年4月,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经过,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火种,留下了光辉的史迹。然而,奔腾咆哮的激流、连绵起伏的大山迟滞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脚步,阻隔了他们对文化需求的满足。2019年起,广东省中山市文化馆组织开展“乌蒙山下的文化慕课”——中山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文化扶贫项目,通过开展文化慕课、直播带货、展览交流等活动,探索数字文化精准扶贫思路。当中山文旅志愿者突破时空限制,在村民和孩子们的期盼中走进简陋的教室时,相距2000多公里的高山和大海在文化的阳光里瞬间联通。在中山市文化馆,每周都有一次特殊的网课,文化馆组织专家型和指导型文旅志愿者开展线上直播艺术课堂,这个课堂专门面向千里之外昭通市的文艺爱好者。中山市文化馆副馆长方文介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课也逐渐普遍,文化馆就尝试利用科技和数字手段创新扶贫模式,以“数字文化精准扶贫”为理念,探索“扶贫+扶智”“公益+商业”“线上+线下”新路径,使昭通贫困地区的群众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我们每年为昭通市12个文化馆、146个文化站、4所援建学校开展服务30次,包括数字文化资源共享、线上直播文化活动、文旅风物推介直采荟、艺术展览交流、文化慕课线下交流、文化慕课成果展演6个方面。”方文说,两地逐步实现网络资源和经验共享。方文表示,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昭通群众在线获取公益文化艺术培训服务的需求,让昭通零距离享受优质文化资源的滋养,也让中山文旅志愿者通过志愿扶贫,牢记革命老区的长征精神,学习了解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收获为人民创作的素材。在武汉旅游志愿服务总队举行的“最美江城、致敬抗疫英雄”12小时接力直播活动中,志愿者向34支援汉医疗队发出短信,邀请收看这场12小时的云游直播。通过视频连线,河北援汉医疗队护士李强、上海援汉医疗队领队朱畴文、新疆援汉医疗队医生黄亮、海南援汉医疗队医生吴晓强4人,“云游”武汉,并送上美好祝福。上海援汉医疗队领队朱畴文在连线时表示,下一次重游武汉时,想再爬一次黄鹤楼。他动情地说:“希望回到武汉,能接触到武汉的烟火气。一座有生命力的城市,一座充满欢声笑语的城市,才是武汉应有的风貌。”“美好生活”广东公共数字文化进万家服务推广活动,更是多以移动终端为服务载体,让老百姓随时随地畅享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真正实现了“文化进万家”,真正做到了把文旅志愿精神的馨香送到老百姓的身边、温暖老百姓的心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旅游业受到极大冲击,特别是身在武汉的很多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都处于停滞状态,内心充满焦虑。为此,武汉旅游志愿者服务总队牵头组织开展了线上公益培训课程,号召武汉旅游从业人员加强学习、提升本领,为复工复产做好准备。武汉学知悟达国际旅行社推出“我把最美的武汉讲给你听”在线文化类公益讲座,由3名国家金牌导游谷音、杨洁、谭海平轮流开讲。他们都是湖北人,有多年从业经验,通过各自专业经验和视角,让大家了解真实而鲜活的武汉。谷音在直播中围绕“武汉这座英雄之城”,以“愿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为主题进行讲述。谭海平说:“我在武汉做导游已经10多年了,带游客看美景、尝美食,骄傲于武汉的进步发展。虽然疫情阻挡了我们的脚步,但阻挡不了黄鹤楼的巍峨、湖北博物馆的醇厚、武大樱花的芬芳。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重新出发。”来自中国国旅(武汉)旅行社的国家金牌导游胡延华组织全省100多名英语导游每日在线上打卡学习英语,帮助大家强化英语导览能力。武汉旅游志愿者服务总队队员、武汉市导游协会会长黎峻,在线上为导游们分析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建议导游练好内功、积极应对这些精准化的文旅志愿服务,稳定了导游队伍,防止了人才流失,为疫情结束后的复工复产打下基础。“美好生活”广东公共数字文化进万家服务推广活动,也是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精准供给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其“数字影院”板块打造“你点单、我送戏”新平台。“数字影院”以制作发布H5投票互动页面、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阵地宣传的方式,积极引导社区群众选出他们喜爱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并为群众量身定做“品戏剧”“岭南印象”“动漫影院”等10多个主题50多期放映活动,覆盖社区住户8万多户。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东公共数字文化志愿者迅速行动、各展所长,在“周末学堂”开展线上文艺抗疫授课,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广东省数字文化馆系列平台开展慕课教学,建立起了常态化社群互动服务模式。“每期服务都通过问卷调查、线上投票等形式征求服务对象(群众)的意见,再基于数据进行项目优化和迭代,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场景。”广东省文化馆馆长毛凌文说,“美好生活”作为社会实践型项目,不断创新服务场景和方式。拥抱互联网,文旅志愿服务走得更远。中国文化馆协会秘书长赵保颖表示,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文旅志愿服务要紧跟时代、贴近群众、深入人心,就需要运用好互联网技术,从而提升服务效能、拓展覆盖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领域利用互联网提高志愿服务项目的精准化、志愿服务资源多元化、志愿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志愿服务成效显著提高,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大幅提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中,不少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与互联网有机结合,涌现了一批具有创新亮点、富有成效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其中值得关注且非常有创意的是2020年8月23日启动的“央视频号·文化志愿者专列”项目,国家级文艺院团艺术家等加入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专列陆续开进贵州、甘肃等全国52个贫困县。项目以“移动直播+短视频”方式,带人们看绿水青山,品家乡美食,享地域风俗,传承非遗文化,助力贫困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推介。这个志愿服务项目,把文旅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直播相结合,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相结合,把优质文艺演出与直播带货、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相结合,是我国文旅志愿服务创新实践的最新样本。自强不息、催人奋进、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的是湖北武汉旅游志愿服务总队“服务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复苏”项目。在武汉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刻,旅游志愿者挺身而出,深入抗疫一线,开展运送抗疫救灾物资、服务方舱医院等志愿服务活动。武汉旅游志愿服务总队还策划开展了武汉解封日“金牌导游带您云游武汉”直播活动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视频媒体直播、抖音小视频等,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切实做到了服务疫情防控、助力武汉经济复苏,志愿服务效率高,社会效益显著,展示了文旅志愿者强烈的创新精神,是旅游志愿服务总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典型范例。发挥互联网平台的资源整合、需求反馈、服务精准等优势,面向基层群众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广东省文化馆“美好生活”公共数字文化进万家服务推广项目值得关注。提高文化志愿服务效能的前提,是必须了解公众的文化需求,“美好生活”公共数字文化进万家服务推广项目每期都通过问卷调查、线上投票等形式征求群众的意见。同时,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需求,线上开展宣传与招募活动,联合社会艺术团体共同打造“艺术公社”系列线上、线下体验活动。文化志愿服务项目与互联网有机结合,提升了文化志愿服务成效,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在文化帮扶类的志愿服务项目中,中山市文化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联合云南昭通推出“山与海的对唱——乌蒙山下的文化慕课”,将优质数字文化资源,通过互联网共享,创新打造了“线上+线下”立体文化志愿者扶贫模式。当前我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插上了互联网、数字化的翅膀,志愿服务成效不断提升,志愿服务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的网络化、数字化,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发展的趋势。(瞿祥涛谭志红)转自:文旅中国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