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过新冠病毒还需接种疫苗吗?接种后能摘口罩吗?这些你该知道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79
从2020年12月15日开始,我国多地开始对九类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目前,我国已经累计接种超1200多万剂次。在疫苗接种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比如要不要接种?鼻炎患者能否接种?是否需要每年都接种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专家给出了解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目前为止,我们无法判定新冠病毒会自然消失。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假设我们都不接种疫苗,而其他国家的人都接种了疫苗,将来我们就只能永远关上国门,禁止一切国际交流。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世卫组织提出,疫苗最低的保护下限要达到50%,稍微理想点的保护率要达到70%。如果大多数人都接种了疫苗,群体免疫就会很快建立起来,这样疾病的传播就可能得到控制,甚至是停止。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感染过某个疾病以后人体就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一般疫苗的说明书上都有一个适应症,既往感染过这个疾病的人群不需要接种。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病人只是个案,比例非常非常低。这些人群后续是否需要接种疫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前不建议接种。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鼻炎患者在接种前要如实告知医生,由医生作出判断。如果正在鼻炎发作期,或是过敏期,不建议接种疫苗。其实不是所有的有过敏史者都不能接种疫苗。有花粉、海鲜、牛奶、抗生素等过敏史者,不一定就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食物过敏、皮肤出现过敏、鼻炎等只要不在急性发病期就可以接种疫苗。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新冠疫苗是新疫苗,为了便于识别或区别可能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目前暂时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HPV疫苗是举个例子,不是说接种新冠疫苗就不能接种其他疫苗了。建议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间隔两周以上接种。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根据前期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新冠疫苗接种方案或接种指南出台之前,建议按照说明书的规定执行。目前没有看到哺乳妇女接种疫苗给妇女和哺乳儿童带来健康影响的证据,有些规定哺乳期妇女不能接种,主要是出于慎重考虑。如果哺乳期的妇女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还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婴儿的,因为母乳喂养对于婴儿健康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目前新冠病毒正在变异的过程中,至于它会不会像流感病毒一样每年都有大的变异,影响到疫苗的效果,需要每年都打,现在还没有结论。据中国疾控中心官网消息,在人群免疫屏障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即使部分人群接种了疫苗,大家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也不能放松。一方面,疫苗免疫成功率不是100%,在流行期间还会有较少部分已接种的人可能发病。另外一方面,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传播。相关专家对我国疫苗有信心,也得到了国际上的印证:很多国家已经采购并且开始接种中国疫苗。专家表示,疫苗作为目前阻断疫情的最好手段,需要大规模人群接种才能产生效果。所以,应打尽打,才能尽快建立起免疫屏障,尽快恢复我们的正常生活状态。据了解,随着疫苗供应量的不断加大,疫苗接种的目标人群也会逐渐扩大。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4325.html

相关文章

文化和旅游部:“五一”假期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当前疫情形势下,“五一”假期能否出游?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晓勇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统筹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场工作...

应急管理部修订发布行业标准《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

为进一步规范强化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2022年3月13日,应急管理部正式修订发布行业标准《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AQ/T3033-2022),并将于20...

海葬预约火爆背后,是当代人的生死观变化

3月27日晚,“广州报名骨灰撒海市民逐年增加”这一话题冲上热搜,引发了广泛热议。广州市每年报名参加骨灰撒海活动的市民均超过3500人,预约报名数量逐年增多,骨灰撒海是一种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节地葬法。网友...

电力行业多元化保供将成常态

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1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全国多地一季度用电量实现正增长。在供电端,“绿电”地位更加凸显,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4740万千瓦,...

上证180指数修订在即 沪市标杆性代表指数再升级

11月1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宣布了上证180指数的优化工作安排,该优化将于2024年12月16日随定期调整一并生效。指数修订后,新质生产力行业以及科创板权重增加,指...

全国多地忙“招引” 推动新兴产业项目加速落地

本报记者田鹏近期,全国多地围绕新一轮招商引资“摩拳擦掌”:湖南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对强化精准招商思维提出明确要求,以便更大力度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四川密集签约重大项目、出台政策措施、开展系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