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看多中国资产 外资机构看多中国资产

数智人2024-10-23产业资讯103
近一段时间以来,伴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扩内需以及支持资本市场的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密集推出与逐步落地,中国经济宏观基本面改善预期进一步强化,众多外资机构纷纷看好中国资产以及A股市场未来的走势,并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了对中国资产的配置。种种迹象显示,自9月下旬以来,众多外资机构正在重新审视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并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10月15日,沪深交易所公布陆股通(即北向资金)三季度末持股数据。这是8月16日沪深港通信披机制调整后,北向资金季度持股数据首次亮相。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共持有3341只个股,合计持股量1323.12亿股,持股市值2.41万亿元。与8月16日相比,持股量增加73.79亿股,持股市值增加近5000亿元,创出一年多新高。分行业统计,相比8月16日,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股量增加居前的行业分别有银行、电力设备、公用事业,其中,银行持股量增加11.84亿股最多;按持股量增幅统计,商贸零售、社会服务、传媒等持股量增幅均超10%。为进一步优化沪深港通机制、保证市场整体信息披露的一致性,沪深交易所自8月19日起调整沪深港通交易信息披露机制。调整后,每季度第五个沪深股通交易日公布上季度末单只证券的沪深股通投资者合计持有数量。招商证券研究表示,从总量上看,估算8月16日-9月30日北向资金共计流入816亿元,其中主要流向沪深主板(643亿元),创业板和科创板分别流入149亿元、25亿元。从个股来看,期间北向资金主要增持的仍是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白马龙头股,这或许是因为本轮回流的北向资金以被动资金为主,而ETF等被动资金持股主要按照市值加权,对板块龙头增持作用明显,同时北向资金的增持强度与个股涨跌幅也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此同时,通过海外跟踪A股ETF流入情况直接观测,也表明外资正在加大对于中国资产的配置。近期,多只在美国上市的中概ETF成为海外投资者的关注焦点,以iShares中国大盘股ETF(FXI)为例,9月28日至10月4日该资管产品迎来了史上最大单周24亿美元净流入,截至目前其净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招商证券则表示,选取专注投资于中国市场的190只海外A股ETF统计,此类ETF9月24日-10月14日累计净流入146.81亿美元,若按照7.07的汇率换算(10月11日美元离岸人民币收盘价),则对应净流入1038亿元。在外资加大对中国资产配置的同时,各大外资机构对于A股市场中长期走势以及中国资产价格也变得更加乐观。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从政策面来看,包括房地产、货币、资本市场政策在内的政策支持正处于逐步落地的阶段。从流动性的角度,场外资金(包括新开户的个人投资者、新发行认购的公募基金、此前低配中国股市的外资以及尚未入市的中长线资金)等待入场。若A股市场出现回撤,错过此前市场反弹的场外资金或将借机加仓,从而限制了市场潜在的回调幅度。而从中期半年维度来看,市场的持续上行需要企业盈利的支撑。9月下旬以来的政策宽松落地,传导至实体经济和企业盈利需要一定的时间。若经济基本面逐步改善,盈利乘势而上,A股市场的上行空间或将进一步被打开。瑞银证券还预计,从长远来看,A股市场是家庭财富蓄水池,中国家庭将持续提高股票配置敞口。高盛在最新研报中表示,如果中国经济的支持政策继续跟进,中国资产有进一步估值恢复的潜力。从经验上看,财政宽松与估值扩张有很好的相关性。如果经济对政策做出反应,盈利增长可能会从目前保守的预测中改善,这也倾向于支持估值扩张。上调中国股市至“超配”,将沪深300指数的目标价从4000点提高到4600点,将保险和其他金融板块上调至超配。摩根士丹利则表示,预计未来两个季度中国GDP环比增速有望温和改善,未来数月如果随着GDP环比增速的回暖和政策的进一步推出,企业的基本面能够得到切实的改善,有可能看到股市更加可持续的上涨,估值有望回到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的水平。花旗指出,即使在最近的大幅反弹之后,A股仍有上涨潜力,与其他新兴市场相比中国资产的估值仍很便宜。花旗近期将2025年6月底恒指目标上调24%至26000点,并将2025年底目标定为28000点;将2025年上半年沪深300指数的目标调升至4600点,2025年底的目标调升至4900点。外资机构唱多中国资产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宏观基本面改善预期不断强化、A股市场估值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认识到的趋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生产需求继续恢复,就业物价基本稳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0.32%。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和4.1个百分点。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26亿元,同比增长2.1%。全国网上零售额96352亿元,同比增长8.9%。1-8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9%。中国经济的新动能新优势也在进一步加快培育。1-8月份,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6%、11.7%。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4.4%、10.0%;高技术服务业中,专业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7.7%、16.8%。另一方面,从估值水平来看,虽然经历了近一段时间的快速上涨以及回调,但A股市场当前的整体估值水平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华西证券研究显示,截至10月11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和科创50的平均市盈率(PE、TTM)分别为14.25倍、24.20倍、31.93倍和65.50倍,仍然处于历史低位。横向对比来看,同期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和道琼斯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则分别为28.44倍、44.21倍和28.63倍,整体来看,A股市场仍然具有较为明显的估值优势。(记者吴黎华)转自:经济参考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43237.html

相关文章

中国移动全国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已超98%

记者从中国移动集团获悉,自2004年以来中国移动累计投入超过550亿元,开展村村通工程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实现超12万个自然村通电话、8万个行政村通宽带。目前,中国移动全国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超过...

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教育强国建设迈出铿锵步伐

日前,教育部发布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一系列数字背后,各级各类教育取得显著成效,教育强国建设迈出铿锵步伐。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部日前发布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

现货黄金价格屡创新高 饰品金价跟涨

本报记者刘萌近期,黄金再度进入“涨涨涨”模式。Wind数据显示,4月1日,现货黄金价格继续攀升。伦敦金现盘中最高触及2265.651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谈及此轮金价上涨的原因,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全球光伏产业加速发展 各国积极推动技术运用

本报记者管克江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达到375吉瓦,总装机容量同比增长31.8%。从各国和各地区情况来看,2023年中国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相当于...

大湾区制造业打响数字化转型“突围战”

编者按:今年以来,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持续收缩,虽然7月份我国制造业PMI回升至49.3%,但国家统计局调查中一些企业反映,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海外订单减少,需求不足仍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7月2...

自然资源部发布通知 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

自然资源部近日就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发布通知,鼓励同步核发规划许可。通知指出,对市政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在不违反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前提下,可在土地供应前,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