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员工企业运用云之家激活全员,文化一宣到底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68
某天,两个小编约饭,聊天。500强小编:你最近咋样啊?看你每天波澜不惊,感觉压力不是很大?国企小编:嗐,我还是老样子,每天把文章发出去,就完成了主要工作。倒是我看你最近总发朋友圈,被KPI逼疯?500强小编:别提了,董事长战略发言,绞尽脑汁想标题想内容结构想发送时段,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发出去,结果这帮人一句:"消息太多,我都找不到在哪里"就把我给打发了。于是乎我的奖金也跟着蒸发了。国企小编:啧啧啧,真不好混啊,你们员工没有指标的吗?我们公司员工如果不读公司发文是会影响绩效的哦~500强小编:你们公司还招人么?……如此二人对话,当今集团企业为凝聚组织战斗力,达到上下同欲步调一致的目的,通常会通过KPI考核的方式,要求员工阅读并理解高层思想和集团战略。然而,到底考核企业公众号运营者合理还是员工更合理?不着急寻找答案,我们先做一个深入探究,做企业文化做管理的人经常会觉得员工不看公司发文是不好是不正常的。但,这究竟怎么不正常了?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新部门成立,必然是出于发展战略的需求,有明确的目标驱动而成。也就说,该部门的业务直接影响着公司战略落地和业务发展。不论产品、经营还是品牌和企业文化等分支,任何一个部门所遇到的问题背后都是整个组织面临的问题。换言之,员工不看公司发文,有可能是一个组织在凝聚力、洞察力甚至应变等方面能力的不足。因此,这种以小见大的问题洞察,几乎就是企业文化管理者眼中的"不正常"。看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开篇说过,民营企业往往倾向于考核企业文化运营也就大家熟悉的"小编"来落实公司发文的阅读。而小编就会从研究新媒体用户习惯的角度出发挖空心思从文章质量、表达方式和推送时间上寻求不断突破,试图提升阅读量。如此一来,公司战略可能会以更让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触达个体,从而达成"文化"的软着陆。但企业的公众号与按兴趣部落划分的纯新媒体属性的公众号有所不同,其传递的实质内容并不会很用力迎合用户的预期,"捡爱听的说",相反,它是组织战略的"硬性"输出,原则上是每个员工必读且应读的内容。因此,就会催生第二种考核机制。很多国企在公司发文这项工作推进时,更倾向于考核全员。将公司发文的阅读与每个人的绩效等薪资福利相挂钩。将"高层声音"等内容作为每个员工的分内工作进行贯彻,采取"强相关"的方式保证战略的全员触达,意图达到全司步调一致的目的。然而,"强相关"就真的能促进战略的"强落地"吗?读过可能会有印象,但并不代表一定能理解,进而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转化为推动业务向前的动力。在这一点上,世界知名的"沃尔玛文化"就有相对理想的解决方案:首先,为了给消费者超值服务,沃尔玛想尽了一切办法,沃尔玛要求其员工要遵守"三米微笑"原则,尽量直呼顾客名字,微笑只能露出八颗牙等等。而在为消费者提供超值服务的背后,更重要的支撑是沃尔玛一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公司规定对下属一律称"合伙人"而不称"雇员",制定与员工分享经营成果、分担经营责任的政策,使员工产生责任感和参与感;一线员工可以直接与主管以至总裁对话,而不必有其他担心;创始人山姆·沃尔顿非常乐意和员工在一起,谈论一些问题或发表演讲,把自己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传输给员工;领导办公室虽然有门,但门总是打开着,有的商店办公室甚至没有门,以便让每个员工随时可以走进去,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半个世纪前成立的沃尔玛尚且拥有如此超前的战略文化落地方式,而如今身处数字经济前沿的优秀企业们,可汲取前辈的经验,从利他角度出发,平等"对话"每一个个体。云之家在助力企业战略文化落地方面,不仅提供一键触达全员,已读未读一目了然的公众号和公司发文等应用,更通过可自由互动的同事圈、心声社区、话题、"我建议"等途径,激活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观点的公开表达、成果分享以及直达高层的创新建议,让一切有价值的声音变成驱动业务向前的动力。所以,再回到开头的问题,公司发文的阅读量,到底该考核企业公众号运营者还是员工?我们不妨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尊重一切客观存在,不论以哪种考核方式保证发文的阅读量,其背后一定是以让公司战略更好落地,从而增强组织战斗力为出发点。只要奔着这个目的,我们能做的,就还有很多。据研究机构IDC历史数据显示,云之家自2015年连续三年蝉联大中型企业市场第一,2018年起持续两年在企业SaaS协同市场中排名第一,样板客户包括如碧桂园集团、九州通集团、温氏集团、兵装集团等各行各业的头部企业。云之家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产品发展的起点,着力为企业客户打造同时具备融合、安全、开放、一体化为核心特性,与ERP无缝集成的新一代智能协同云,持续提升企业数字化协同创新能力。转自:中华网科技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4323.html

相关文章

L3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名单公布 自动驾驶或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近两年,在电动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趋势下,软件层面的智能化将形成竞争差异化。智能驾驶或将引发汽车产业新一轮洗牌。“智能驾驶是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蓝海’,正被全球范围内的各大车企所关注。”汽车行业分析师...

物联网产业迸发创新活力

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接近3万亿元,企业数量超过8000家。其中,产业代表城市江苏省无锡市2022年产业规模预计达4000亿元,规模全省第一、全国领先。13年深耕物联网产业,无锡何以成功?带着疑问,记者来...

京东科技参与“中小企业投融资行动计划” 首发“一提两免三服务”帮扶举措

2022年5月18日,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电子商会共同发起并主办“创新健康可持续·中小企业投融资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召开。京东科技金融科技群企业金融业务部负责人马干理出席,在“行...

2021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19.56% 经济增长“动力源”作用持续强化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场新增上市公司524家,年末公司数量增长至4682家,总市值96.53万亿元,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其中,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20...

情绪消费产品花样翻新、购销两旺 “解压经济”火了!

压力大时,你会怎么排解?听歌、看书还是吃顿大餐?相较于这些,现在年轻人的解压方式有点“潮”:射箭、泰拳、陆地冲浪、玩簇绒;购买各种造型的“捏捏乐”小玩具;去解压馆砸酒瓶、摔碗……最近,情绪消费产品层出...

5G+工业互联网赋能 “老字号”工业企业焕发新生机

轻点鼠标,敲击键盘,便能操作全流程生产;坐在办公室,看着屏幕,厂区运行状况也能了然于胸……当“老字号”工业企业邂逅5G+工业互联网,立时就有了“从内而外”的轻盈感。机器轰鸣不断,设备运转不停,车间却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