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流下村“流光”当代青年艺术家驻留项目启动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98
“流光”流下村青年当代艺术驻留计划海报美丽乡村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全国各地乡村也为此展开了系列建设。近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网红村”——流下村就迎来了一场艺术盛宴。通过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本土艺术家、策展人曾臻与当地政府的策划与组织,流下村举办了一次富有意义的当代青年艺术家驻留活动。本次驻留项目共邀请了三名来自中国美术学院以及一名四川美术学院的当代青年艺术家。他们分别是胡滔、王海龙、毛泽皓、以及本土艺术家曾臻。四名艺术家在驻村半个月期间,通过深挖本土历史文化,走访北海历史老街,了解当地民俗民风的方式,分别对流下村的三间农民房进行空间艺术改造。艺术家们运用自身专业经验并结合声光电当代艺术语言创作出一件件独特的作品。对于这次活动,本次驻留活动策划人曾臻说道:“北海不仅仅是一座惬意的旅游城市,它更是一座文化历史名城。北海在汉代称作合浦郡,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而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海船经南海,通过马六甲海峡在印度洋航行的真实写照。它更是成为了中国与外国之间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海上贸易通道,成功地推动了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由此可见,北海自古以来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今日更是如此。这次艺术驻留的目的之一是如何让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们‘走进来’,根据当地民风民俗,深挖海洋文化进行创作,再让他们的作品‘走出去’,影响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和游客。同时,年轻的流下村里聚集了非常多的青年人,这里的年轻环境气质更加符合艺术生态的孕育与滋生。我们将通过当代艺术的形式向大家展现不一样的视听体验。此次活动,艺术家从11月2日开始调研取材到11月14日完成作品制作共历时12天。驻留成果将于11月14日至12月14日以艺术空间展览形式免费公放。胡滔提到:“每一次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做短期驻留,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次迫降补给。此次创作的作品首先提取了北海当地的渔业养殖元素,再结合了我长期研究的关于‘工业制造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的课题。针对此次驻留创作我想探讨的是‘工业化养殖状态下的北海渔村现状及未来的可能性’。将工业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蟹笼建构成我和观众迫降至此的‘飞船’,流动的灯光模拟不断汲取养分的状态。‘飞船’汲取到足够养分之后就会离开,无论‘飞船’去到哪里,其身体内的DNA永远属于北海。”“这次来北海做了三个作品。《来自海洋》第一个作品的出发点是研究文字对人的影响。来北海了解到本土语言很有意思,“丁蟹”“坑废”“坑食”“坑睇”,本土语言是一种乡愁,是家乡建设的根本,我们要建立文化自信,语言当然是自信的一种方式。让民众重新喜欢文字,尤其是建造年轻人的口头语言流行文化,结合本土的语言。我通过视觉的方式创作了这件作品,文字中西结合反复吟唱,绵延变化像是触角,又似灵魂的缰绳,重新唤醒对乡土的认识,兼顾中西包容并序,做新时代的精神小伙!”“《世界观的对话》第二个作品是我来北海的个人感受,对这座城市以及对留下村对大海的一次发问?什么是海洋文化?北海的历史为何?北海人的open会发展向何方?流下村这种时尚的本土年轻文化又会流向何方?北海与我相互启蒙?我又能做些什么?”“《国美北海王砍友记》,第三个作品是听了曾臻讲的一个小故事。我第一次见皂角树,很兴奋。得知皂角是一种洗头的植物,长的像是大的扁豆,摸起来很硬,所以童年青少年时期的曾臻拿来与玩伴互相追逐砍打,还有个专门的游戏名称“砍友”这唤起我的记忆,一种根植于本土的思念之情,灵感已到,我当即创作了这件漫画形象的作品。”王海龙向大家讲述创作灵感。毛泽皓提到自己的作品时说:“这是一件关于对大海的想象的水墨空间装置,在我小时候我父亲曾从海边给我带回一个大海螺,并告诉我里面有大海的声音。对于那时从未到过海边的我,听着海螺里的声音,调取记忆中曾经看过的大海影像,一幅诗意的大海便出现在我眼前。海螺,它的天然的质地与原本的形态便已经格外美丽,近近地凝视它,会感觉它的内部包罗着一个宇宙。我再用水墨的质地去置换它,用一种微小的视角去表现它。此外,我还营造了一个空间,让海螺如同一个天体一般悬浮在空中。透明的材质透射出背后蓝绿交映的光色,角落里的扬声器发出的海螺里大海的回响在铺满了散落着贝壳的石英沙地上回荡。”“这组作品属于即兴绘画,所谓即兴绘画,就是不参照具体对象凭借当时情绪和脑中的画面快速绘制而成,从头到尾不修改,一气呵成。为什么选择即兴?是因为本身来自于北海的我对家乡有着20多年的乡土情,回到家乡首次驻地创作,把酝酿已久的情绪宣泄而出。这样的创作方式是最直接,也是最真情的。论及绘画的内容,我是通过走访北海老街、华侨镇、包括自己的长辈,通过他们口头所讲述的关于北海民间神话故事争南珠改编而成,即北海海神和渔民争夺南珠的传说。论材料,运用透明材质和光电结合是我一直以来的创作方式,这样的方式,更能把画面凸显出来,突破我们习以为常的架上绘画、纸本绘画的展示,通过绘画去打造空间语言的新方式。这样的风格形式从我自己2017年个展到2019年个展及其项目都有所运用,所以这次的驻留艺术创作也保持和延续了我近几年的创作风格。”曾臻说到。转自:荆楚荆门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3963.html

相关文章

前三季度有色工业延续向好态势 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成倍增长

10月2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京召开2021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发布会。有色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前三季度,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为4842.1万吨,同比...

上半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凸显六大亮点

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17日公布。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之际,中国经济顶住压力,保持较快增长,呈现六大亮点。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人民币,下同),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

被曝喝出塑料,大窑饮品的拓展之路好走吗

如果不是这次喝出塑料事件,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还不太知道大窑饮料。9月26日,有消费者发布视频称,自己在未拆封的大窑饮料中发现了塑料纸异物,引起网友热议。针对此事,大窑饮品河北区经理张先生向媒体回应称,...

失业率回落至疫情前水平 全力减负稳岗新政在路上

在经济持续恢复和就业优先政策的双重作用之下,前三季度我国的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城镇调查失业率已低于疫情前同期的水平。下一步,我国将继续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认为...

去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9%

本报讯(记者杨召奎)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国内生...

多方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智能应用前景广

工信部日前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按照谋划三年、展望五年的时间安排,对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作了战略部署。《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多家科技企业正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赛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