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4年全球居首 中国制造一路升级

数智人2024-09-27产业资讯227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电(记者刘育英)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首次超过美国后,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中心”转变,中国制造一路升级,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从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开启“C919时代”,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运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到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投入使用......大国重器举世瞩目,彰显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经过75年发展,中国工业总量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2023年的39.9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5%。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领跑全球,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中国汽车产量为3011万辆,连续15年蝉联世界第一。手机、微型计算机、彩色电视机、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分别为15.7亿台、3.3亿台、1.9亿台、43.0万套,均位居全球首位。中国制造正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水下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以及磁共振、超声影像等高端医学影像装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连续14年保持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一,市场份额超过50%,正成为世界“造船厂”。自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出口商品中80%以上是初级产品。2023年,机电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比达58.5%,该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中国制造一路升级,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提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壮大新兴产业,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布局人形机器人、6G、原子级制造等新领域新赛道。中国制造不断夯实基础,已成为全球唯一制造业全产业链国家,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稀土、光伏、新能源汽车、5G等已成为优势产业链。中国制造技术创新蓄势赋能。中国布局建设了30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60多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赋能。中国制造关键技术领域多点突破,推动制造业重大改造和设备更新升级,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202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定中国为全球最大国际专利申请国,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中国专利拥有量占全球总量的14%。中国制造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快速推进。中国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截至去年底,全球共有153座灯塔工厂,其中有62座在中国,占比超过40%。中国在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产品研发周期缩短约30%,生产效率同步提升近30%。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全面覆盖机械、钢铁、电子等41个工业大类。中国制造业积极参与全球化,利用全世界一切可利用的优质资源,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越自信越开放。中国已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彰显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中国与世界将互相成就。中国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中国工业发展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仍处在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基础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突出短板。未来将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完)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38418.html

相关文章

一夜爆火,网红开口笑龙虾锅贴能“笑”多久?

自3月底以来,“网红”开口笑龙虾锅贴火出了圈。不仅线下各种餐饮店大排长队,成为流量担当,线上更是在小红书、抖音等众多社交媒体平台爆火,刷屏不断。一款由传统煎饺进行创新升级的产品,凭啥这么火?会是下一个...

中国智慧物流企业为巴西消费者送货上门

“下单后几天内就能收到货!”最近,巴西大学生索尼娅发现,当地网购送货速度比以前快了许多,仅两天就收到了网购的潮玩模型。与以往不同,这次承运商品的物流企业是来自中国的菜鸟公司。受新冠疫情影响,不少巴西品...

10月车企投诉排行:大众机电单元故障持续发酵

2020年10月汽车门网共计收到车企质量投诉4931宗,TOP10车企投诉2380宗,约占总体投诉的48.3%。从投诉榜单看,前十车企中六成投诉量上涨。其中一汽-大众蝉联首位,投诉问题以大灯亮度不足、...

开发“在线预约”,创新旅游业服务 在家“动动手”,出游更省心

热门景点怎么玩更省心?在线预约门票,网上查询攻略,到了景区,只需出示预订成功的电子票或二维码,便可快速进入景区畅享美景。专家认为,在线预约优化旅游消费及供给方式,不仅让游客的旅行更便捷舒适,也为景区管...

各地发布新政挖掘人工智能应用潜能

本报记者寇佳丽人工智能(AI)作为前沿技术,在众多技术创新中展现了显著的“头雁效应”。人工智能不仅推动了从局部探索到全面发展的转变,还实现了从试点应用到赋能各行各业的飞跃。一旦人工智能成功开辟出一条将...

预计2024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将再次突破3亿千瓦

本报讯(记者杜雨萌)4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稳中向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