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生命周期保障 我国妇幼健康服务“提质增效”
风雨中苦守,最欣慰的是听到婴儿降生时的啼哭。在第三届中国妇幼健康学术大会主会场,视频短片滚动播放着台风“摩羯”侵袭海南期间,全体妇幼健康工作者奋力保障母婴安全,守护暴风骤雨中暖心产房的感人事迹,让参会者不禁报以热烈的掌声。9月20日至21日,第三届中国妇幼健康学术大会在不久前经历过超强台风的海口市举行。此次大会以“关注全生命周期,推动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汇集学术精英,聚焦妇女儿童健康主要问题交流科研成果,分享实践经验,探讨优化策略,共谋妇幼事业未来发展。在与会人士看来,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妇幼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孕产保健水平持续提高。据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梁晓峰介绍,近年来我国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向好。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低。尤其是2023年,婴儿死亡率首次降至4.5‰以下,达到国际中高收入国家的先进水平。妇幼健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妇幼健康服务的持续改善。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二级巡视员王克让表示,我国妇幼健康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已持续推进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覆盖广泛、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体系基本建立。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投入保障,我国还形成了保基本、抓重点、广覆盖、兜底线的妇幼健康保障制度。在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质量方面,我国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救治,落实婚前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等措施。目前,我国住院分娩率已达到99.9%,宫颈癌、乳腺癌检查项目全国覆盖率达到90%以上。此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已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实施区域进一步扩大,许多重点疾病防治得到加强。基于妇幼健康工作“高分”成绩,我国被世界卫生组织评定为“全球十个妇幼健康高绩效国家之一”。《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评价:中国做出了了不起的工作。“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妇幼健康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梁晓峰说,我国是人口大国,有约8.8亿妇女和儿童,城乡发展不平衡,随着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产生了新的健康问题,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差异化,需要创新思路、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努力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质量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面对艰巨任务,我国妇幼健康服务工作正朝全周期、全方位、全过程迈进。王克让认为,接下来要构建一个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的防治网络,既要做强妇幼营养、心理保健等增量,加强特色专科学科门诊建设,也要补齐儿科建设、就医体验等短板,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钱序说,当前我国妇幼健康事业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需不断增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的坚韧度,最大程度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朝着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的愿景不懈努力。(记者陈凯姿、顾天成)转自:新华社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37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