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来全国粮食总产量增长5.1倍

数智人2024-09-13产业资讯49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75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粮食安全保障有力。2023年粮食产量达到13908亿斤,比1949年增加1万多亿斤,增长5.1倍;粮食单产大幅提升,2023年全国粮食单产389.7公斤/亩,比1949年增加321.1公斤/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23年,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507亿元,比1952年的461亿元增加1580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1953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4.5%。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我国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以粮为纲”的高度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全面、多元、协调发展”的历史转变,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报告显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变化,经济作物生产蓬勃发展。2023年,我国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9亿亩,比1949年增长了2.7倍。重要农产品全面发展,食物供给丰富多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规模化进程加快,综合产能进一步提升,肉蛋奶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推进灌溉水源保障和灌区建设改造,农业生产条件明显增强,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以上。2023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10.75亿亩,比1952年增长2.6倍。报告显示,75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长足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23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3.2%,比2012年提升8.7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阵。(记者唐诗凝、潘洁)转自:经济参考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35403.html

相关文章

京津冀开辟铁水联运国际贸易新通道

据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消息,3月20日,由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货运中心承运的铁水联运集装箱从河北保定出发开往秦皇岛南站,货物将从秦皇岛港“下水”,搭载水运班轮运往韩国仁川。自此,该中心成功...

对接实体经济 信用保证保险助力多层次信贷体系搭建

信用保证保险的逐步发展,被视作有效解决市场中普遍存在的资金资产对接的迫切诉求的有力工具,为广大小微企业群体和市场富余资金搭建了融通桥梁。以金融活水助力实体经济,是近年来政策驱动下行业共同努力的目标。其...

加快绿色转型 多部门发声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记者从1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绿色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下一步,国家...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呈连续下跌态势

据市场调研机构科纳仕咨询(Canalys)消息,2023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跌12%,是连续第5个季度出现下跌。尽管主要宏观不利因素略有改善,但市场还未开始恢复。从厂商来看,三星是头部企业中...

两部委:到2027年力争建成300个左右地方新材料中试平台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了《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以下简称《指南》)。《指南》要求,推动地方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优化中试平台考核指标,适度简化审批手续,...

北京小麦育种力量雄厚 处于产业链前端

被誉为“京郊麦收第一村”的房山区窦店镇窦店村,经专家测产,最高亩产达到了610.8公斤,创下了近5年来的历史新高、北京市历史单产第三高。6月的京郊,阡陌麦田里,数台农机驶过,身后整齐的小麦不见了,只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