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展在京举办 漕运“知识点”层出不穷
11月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军粮经纪密符扇(清)。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划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近日在北京国博向公众开放,展览展期近4个月。(中新社记者田雨昊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从11月1日起在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观众络绎不绝,有关古代漕运的“知识点”更是层出不穷。这是国家博物馆首次全面系统展现大运河及其衍生出的深厚文化底蕴,也是一场持续近4个月、与即将开幕的“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紧密相关的文化盛宴。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邗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从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展览分为“一河千载通南北”“货通南北利四方”“千艘并进万夫牵”“神工当惊世界殊”“因河而兴文化盛”五个部分,展出170件/套展品,辅以多个数字影像和互动项目,系统展示大运河的开凿历史、通航功能、漕运管理、工程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的开凿和改造,源于人类对水资源认识和利用的不断深化。远古传说中就有关于先民治水和开凿运河的故事。从春秋末期开凿短距离的水道邗沟开始,之后逐渐兴盛,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形成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元代定都北京后,裁弯取直,构成了纵贯南北,以大运河为中心的水上交通网。至清末逐渐堙废,大运河运行时间长达2000余年。运河的兴衰与封建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成为维系统治、稳固江山的大动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对大运河进行着修复和整治工作,大运河焕发出新的生机。漕运对于北京的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明清时期,运河沿岸的八个省份每年要向北京提供300—400万石的漕粮,供皇室亲贵、官员、百姓、兵丁等食用。除了稳定供应北京粮食,还携带其他商品至京贸易。清代明确规定漕船上可以附载土宜,沿途自由贩卖,并免征税钞,返回时可增载客商,代客运输大宗货物。清代每年有6000多条漕船行运,可以想见当时运河上往返商品的数量之巨。中国古代运河的发展,与运河漕运息息相关。漕运是中国古代政府将征收来的部分粮食,主要通过水路,将其运往都城或其他指定地点所形成的一整套管理制度。漕粮运输关系帝国命脉,意义重大。为保证漕粮运输的顺利完成,首先需要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形成从上至下的有序管理,从漕粮的征收、运输到交仓等主要环节,包括运程中漕船及夫役等一系列的管理。正是依托封建社会的高度中央集权制,实行相关的赋税制度,以及漕粮的征收制,才可能实现运河漕运的宏伟蓝图。大运河之所以能够承载中华文明的传承,成为封建王朝的命脉,重要的支撑之一就是运河工程技术的保证。大运河连续水路之长,跨越地区间自然环境差异之大,是世界任何运河无法比拟的。它的开凿、使用、管理、维护等,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思想和智慧,由此造就了丰富多样的水利工程,是世界运河工程史上的里程碑。大运河为运河沿线城镇带来了生机,成为维系这些区域发展及繁荣的动力。在经济、商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上,文化得到了兴盛与繁荣。特别是运河地域文化的鲜明特点,以及运河沟通带来的文化融合,既异彩纷呈,又融会贯通,成就了大运河文化的璀璨与辉煌。本次展览展品丰富。特别是北京市通州区博物馆藏“军粮经纪密符扇”颇受关注。这幅画满看不懂符号的扇面,反映了清代漕运文化。清代各地漕粮运抵通州后,官府委派雇佣的经纪人验收。为了防治勒索舞弊等情况发生,制定出密符制度。每一名经纪都有自己的一套密符。此扇使用的方法:每名军粮经纪在自己验收、转运的漕粮袋上,根据验粮情况,用上好的“福炭”把自己的符形画在明显位置。监察官员随时抽查袋内的漕粮质量,合格则罢,如有不合格的,则对照粮袋上的符形,知道符名,查处真实姓名,然后按照朝廷规定,予以惩处。抽验漕粮转运途中的粮袋是否合乎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堵住了京、通仓亏空漕粮的渠道,也从根源上保障了入仓粮米的质量和数量。步入展厅,就仿如行在河上。策展团队特意在空间上用曲线打造出运河蜿蜒般的造型,并将文物呈现在“河岸”之上,突出展览主题。转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