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发布
当前,我国流行性感冒已经进入流行季,同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蔓延,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为加强流感临床诊治,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其中新增了流感与“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并提出“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可表现为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与流感不易区别”。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会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人群普遍易感流感,但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者、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为高危人群,这五类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此次新版流感诊疗方案完善了儿童流感临床表现、并发症等内容,提出“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成人多见”。同时,方案还新增了流感与“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提出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可表现为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与流感不易区别;重型、危重型表现为重症肺炎、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与重症、危重症流感临床表现类似,应当结合流行病学史和病原学鉴别。根据方案中的院感控制措施,医务人员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进行流感筛查;疑似或确诊流感的医务人员,应当隔离治疗,不可带病工作。方案称,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同时也强调“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并建议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可使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等。转自:北京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