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 能源行业多措并举保障“清凉一夏”

数智人2024-08-05产业资讯60
今年夏天,随着各地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全国发用电量快速攀升。本次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多地启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具体措施,应对提前到来的夏季用电高峰。用电数据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温度计”。今年以来,我国电力消费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65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44354亿千瓦时。业内专家表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电力供应和需求都面临关键影响因素变化大、不确定性增多等挑战,对电力供需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迎峰度夏的挑战,电力供应是关键。目前,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当下“以煤为主体”的能源结构,煤电仍是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比重近六成。近日,各地陆续开展煤炭生产规划和运输调度部署,发挥煤炭等传统能源对我国能源保供安全的“压舱石”效应。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列装载着8400吨煤炭的“万吨大列”从车站驶出,沿着内蒙古“西煤东运”的重载铁路主通道,将煤炭从塞北高原送到渤海之滨,日均发送煤炭量达到40万吨;在河北秦皇岛港,“6+N”电煤运输保障全天候协调机制不间断运转,联合铁路、海事、引航、拖轮等各保供节点,为能源物资优先打开一条“绿色通道”,省内统调电厂存煤平均可用天数达37.35天……“截至目前,全国发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长,统调电厂存煤1.98亿吨,为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提供了良好工作基础。”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迎峰度夏是能源电力保供的重点,要持续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的协调作用,加强燃料供应协调保障,重点保障煤炭稳产稳供,补强局域电网、城中村老旧配电网等供电薄弱环节。煤电“压舱石”为电力保供打下了扎实基础,光伏、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则为今年迎峰度夏“加把劲”。近日,杭州余杭“光储动态增容”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光伏发电效率达950瓦时,储能蓄电可储200-400千瓦时,能够实现富余电量的自动存储、自动释放。当地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套数字储能系统就像是容纳了一个个“储能木桶”,能够利用“木桶”中的长板来补充短板位置,在用电需求量提高时,系统会自动释放电能,从而起到了智能“削峰填谷”的作用。今年以来,我国清洁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1亿千瓦,同比增长51.6%;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19.9%。分析人士表示,从用电侧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降温、采暖负荷“尖峰化”特征明显;从发电侧看,新能源作为新增发电装机主体,日内出力波动大,对电力系统的气候弹性、安全韧性、调节柔性提出更高要求。除了统筹推进“火、水、风、光、核”等多种发电方式的协同电力生产之外,面对迎峰度夏电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深挖存量电力资源潜力、在更大范围内平衡好电力供需是关键。近年来,广东、福建两省签订了电力电量互送协议,建立常态互济、应急互济等机制,利用闽粤联网工程的输送能力,扩大省间电力互济互惠的成果,至今已完成25次电力互送交易,形成季节性互补机制。“要从支持系统、大电网、配电网等不同层次出发,加强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逐步形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调度体系。”有关专家表示,要加强各层级电网调度能力建设和协同运行,提升大电网跨省跨区协调调度能力,实现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型主体的并网接入和灵活互动,实现调峰储能资源的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转自:人民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7425.html

相关文章

提前供暖需做好配套

近日,北方多地陆续开栓供热,其中部分城市是因天气原因提前供热,给居民送去了阵阵暖意。冬季供热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项民生工程,因天气原因提前供热更加彰显有关方面“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为民情怀。要...

上半年氧化铝产量4020.4万吨 同比增长2.3%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2年上半年铝行业运行情况公布。一、生产保持平稳,库存持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分别为4020.4万吨、1968万吨,同比增长2.3%、0.7%,铝材...

公开征集意见!北京拟规定保租房租金年涨幅不超5%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日前发布《关于规范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规定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应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评估租金,且年涨幅不能高于5%。公开征集意见时间...

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仍供不应求

9月中旬,存款利率下调之后,大额存单利率虽然也相应下调,但受欢迎程度有所提升。“抢购的客户很多,大额存单一直是供不应求状态。”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时,有客户经理如是表示。对此,...

不妨将“囤旅游”导入预付式消费监管

“我的购物车里有两张券,一张是旅游的,另一张也是旅游的。”据7月7日《法治日报》报道,近来网络上刮起一股“囤旅游”风,即将机票酒店、目的地门票等旅游产品像日常消费品那样“囤起来”,待时机成熟时再根据自...

智慧交通利好政策频传 产业建设有望提速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4智能交通上海论坛”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工作举措包括:编制“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研究完善交通运输领域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开展场景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