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业全面转舵“绿色钢铁”新航道

数智人2024-07-23产业资讯130
凭借规模效应长期在世界钢铁舞台上占据领导地位的中国钢铁业,正在全力向绿色低碳的新航道转舵。中国钢铁业如何走稳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并在此过程中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日前在北京举办的“2024(第十五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大会”上,多位专家探讨展望中国作为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绿色转型之路。其中,确保超低排放改造收官、推动极致能效工程以及参与碳市场建设等成为行业专家关注的重点。首先,确保超低排放改造收官。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刘炳江表示,截至目前,中国43%的粗钢产能已完成全流程、39%的产能完成重点环节改造,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下降60%,排放绩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巴松去年在参观中国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后曾表示:“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干净’到了没有任何其他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的程度”。这并非简单地完成环保目标。刘炳江解释,超低排放打破了原先以末端治理为主的传统观念,通过统筹产业结构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改造等方式,实现污染防治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作用。据测算,钢铁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同时,在抵消掉末端治理增加的碳排放外,还可协同减少1%—2%碳排放量(4000万吨左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利润率是其他企业的2.6倍。这一工作距离收官仅剩1年多时间。根据官方此前部署,到2025年,全国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其次,全力推动极致能效工程。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能源处处长郜学表示,2022年末,极致能效工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全流程能源效率提升成为钢铁行业目前减碳的优先工作。当下,郜学认为,钢铁行业节能减碳过程中,亟需开展的第一阶段工作就是极致能效,推动企业节能降本。多家钢铁企业已建立极致能效提升专项推进体系。例如:首钢股份、南京钢铁、新兴铸管等企业成立了极致能效推动和能效标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企业一把手担任组长。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明透露,京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接受能效标杆示范厂验收企业。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他举例称,京唐公司二期建立了大型高炉高比例球团矿冶炼系统,通过碱性球还原膨胀率技术攻关,实现55%以上球团矿冶炼,改变传统烧结为主的冶炼工艺,实现吨钢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降低5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0%以上。再次,钢铁行业参与碳市场建设。2024年7月16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三周年。目前,中国碳市场主要覆盖发电企业,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专家预计将有更多行业如钢铁、建材等被纳入全国碳市场。郜学透露,根据碳核查相关资料及不完全统计,纳入碳交易试点的钢铁企业涉及粗钢产能约占全国粗钢产能的七分之一。钢铁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建立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体系,规范企业内部碳排放统计核算管理;建立管理台账;证据留痕,做好数据溯源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钢铁行业低碳发展之路体现出鲜明的系统性特点,在减碳之外也产生了协同效应。例如:超低排放改造中,首次将清洁运输要求纳入超低排放改造内容,为新能源重卡弯道超车提供应用场景。(记者庞无忌)转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6005.html

相关文章

小米三季度营收净利齐下滑:库存水位降9%,造车投资未影响经营

记者范佳来实习生姜霁轩高额的开支和下滑的收入拖累了小米三季度业绩表现。11月23日,小米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小米总营收704.7亿元,同比下滑9.7%;净亏损(期间亏损)...

地质氢:未来的绿能不是梦

提取地下氢气用作清洁燃料,这一尝试得到了美国能源部的大力推动,能源部下属高级能源研究计划署(ARPA-E)9月初宣布,将提供2000万美元资金用于推进地下矿物生产氢(所谓“地质氢”)的技术。英国《新科...

2020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显示:企业对社保降费最认可

工信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近日对外发布的《2020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以来,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企业发展环境得到进...

三区三州首个“消费扶贫天团”亮相拼多多直播间,助力“净土阿坝”特产出山

1元购5斤羌脆李,松茸冻干片,生榨沙棘汁,手撕牦牛肉,牦牛奶粉,蜂蜜,玫瑰花茶,九寨沟、达古冰川、黄龙、四姑娘山景区门票……长达8小时的直播中,“主播”们不断让消费者“惊喜多多,实惠多多”。7月22日...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与光正眼科集团成立眼健康实验室

3月15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与光正眼科医院集团成立“眼健康创新技术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由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锦海、光正新视界眼科集团上海片区总院长廉井财为联合实验室负责人。...

1-4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动力强后劲足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4月,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6831亿元,执行额46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9.1%。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3860亿元,执行额2538亿元,同比分别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