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满满“科技范” 看高标准农田蕴藏多少机遇→

数智人2024-07-23产业资讯120
今年以来,在全国财政支出中,农林水支出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国家的钱用到了农林水事业的方方面面,其中,为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中央财政把亩均补助水平从1300元大幅提高到2400元。不仅如此,去年底增发的万亿国债中,有1254亿元也用在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上。财政持续加力,如何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又激发了怎样的市场活力?顺着资金的流向,来看看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蕴藏的巨大机遇。记者来到河南新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时候,正赶上农技工作人员在监测站里清理昆虫。薛胜军告诉记者,这里光是昆虫监测设备就有三种,有能跟踪预测直径20公里范围内昆虫群的昆虫雷达,有监测低空区域的虫情监测系统,还有在夜晚能打出六七公里远光柱的高空监测系统。总台央视记者王楠:除了监测昆虫,这里的“六情”预警监测站,还能监控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各种情况,像这样一个监测站,能对周边10万亩高标准农田进行指导。在平原示范区,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新基建”,一根杆集成了高清摄像头、气象系统、土壤监测系统等多个装置。河南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研发工程师张永胜:新研发了农业物联网数据传感集成杆,数据通过传感器实时传递到数据后台,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每根杆覆盖范围600到800亩。农田有了“智慧大脑”,种田也从“靠经验”变为“靠数据”。平原示范区的“数智大脑”平台上,汇集了监测站和数据传感集成杆的所有数据,气温、风向等情况一目了然。河南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尹玥:我们收集了将近2亿条数据,实际上全是农业物联网的。下一步计划是能够细化到作物,细化到作物生长的每一个周期,为我们的种植户,以及政府的决策层,提供预测和决策的一些信息量的支撑。科技也在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在一个小时车程外的获嘉县,记者在玉米地边上见到了种粮大户老李,他正忙着用手机浇地。新乡市获嘉县好收成合作社种粮大户李喜亮:这是固定式喷灌,在手机里面一点就可以打开。在地里面点也行,在家里面点也行,在路上点也行。原来种地最难的就是浇地,现在浇地变得非常轻松了。老李告诉记者,传统灌溉方式,一个人只能管理一个水泵,一天浇5亩地,每亩工钱24元。使用智慧灌溉后,一个人能控制4到5个水泵,一天能浇100亩地,每亩工钱直接降到了一两块钱。新乡市获嘉县好收成合作社种粮大户李喜亮:浇得好了,浇得及时了,还能增产。就像一亩地玉米,一季的话可以增产150到200斤,增产增收,加上减少的费用,一亩地一年增加600块钱的收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让田地增产农民增收,还带火了众多产业。俗话说,农业“有收无收在于水”,记者在河南新乡走访时发现,一滴水已经引发了灌溉设备市场的震动。离开获嘉县,记者赶到了30多公里外的灌溉产业园。江苏华源节水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生产基地总经理孙光泽:今年以来生产线是满负荷在生产,目前我们接到订单是2600台,我们任务基本上占满了。孙光泽是这家节水设备企业的负责人,他们主打的这种卷盘式喷灌机,一台设备就能浇200亩地。厂房建成不过一年多,生产量却是像玉米拔节一样,快速生长。江苏华源节水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生产基地总经理孙光泽:去年全年的产能是1500台,今年全年预期要达到3000台。浇水的设备有了,输水管道就在隔壁。不过十几米的距离,管道生产企业正在发货,一车管道的长度就有24000米。这种正在生产的是专门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输水管道,上半年,企业的产值同比增长30%左右,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旺季,他们开始提前生产备货。记者了解到,这个260多亩的园区里,已经集中了10家国内知名灌溉设备生产企业。去年,光是支持新乡第一批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从这个园区供应的灌排装备就超过130多万台(套),价值10亿多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邓忠:我们又接手了大概100万亩的订单,结合各个县不同的地域、水源情况、作物种植类型、种植结构,制定标准化的设计方案。现在这个市场机遇确实是非常大。邓忠告诉记者,目前灌溉产业园已形成了一套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而且由于科企紧密合作,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率从2021年的不到10%,提高到了现在的26.6%。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邓忠:我们的目标也是很明确,我们的产业园,不光在新乡市,还在河南省,还要面向全国,我们要走出去,继续要发展壮大。不光是灌溉设备,在河南新乡,按示范区标准建设的农田,每亩都要涉及田、土、水、路、林、电、技、管、气九个方面的建设内容,每个方面的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这块玉米地边上,农户冯艳霞正在忙着铺滴灌带。当地农户冯艳霞:原先没有赶上,抢时间装的,滴灌带能保持水肥,不用投入那些人工。今年先试一百多亩地的滴灌带,下年全部跟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新乡已完成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建设,第二批100万亩也已经启动。新乡市副市长刘军伟:首先带动良种的推广,我们已经有了110多家种子企业,其中自主研发产权的有三分之一。从耕种管收到烘干整个一系列的农机设备,农资相关行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智慧农业产业发展。记者发现,在新乡,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上下游产业都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是当地一家化肥生产企业的测土配方实验室。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旭:农民测土施肥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加,我们去年整体复合肥的销售量是250多万吨,今年可能会达到280多万吨同样热火朝天忙生产的,还有农机装备产业园。记者看到,工人正忙着将设备装车。新乡喜盈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志国:发往安徽、江苏、湖北这三个省的部分经销商。这几年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老百姓的需求比以往大一些。从种子到土壤,从化肥到养护,从收割到加工,围绕一块高标准农田铺展开的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和机遇链。2023到2030年,我国平均每年要改造提升3500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巨大的产业机会和发展机会正在广阔的农田上蓄势待发。江苏华源节水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生产基地总经理孙光泽: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没有淡旺季,农业口这个赛道是非常好的一个赛道,是非常好的一个领域。(总台央视记者刘颖王楠河南台)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6001.html

相关文章

消费医疗驶入快车道

数据来源京东大数据研究院疫苗服务6月成交额环比增长60%、健康体检上半年成交额同比增长200%、基因检测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316%……一连串高增长的消费医疗数据,是民众自身疾病预防观念的提升,同时也映...

证监会宣布广期所工业硅期货、期权挂牌交易时间

12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广州期货交易所(简称广期所)工业硅期货合约正式挂牌交易时间为2022年12月22日,工业硅期权合约正式挂牌交易时间2022年12月23日。一周以前,中国证监会刚刚宣布同...

12月份已有16家公司登陆北交所 创下今年单月新高

临近年底,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高质量扩容提速。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显示,12月份以来,登陆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已达16家,创下今年单月新高,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8家,占比为...

五部门开展“一链一策一批” 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

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公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关于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融资促进行动》),提出“优化上市培...

出境游重启满月:市场“春意盎然” 供应链恢复仍需时间

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20个国家的出境游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自2月6日重启以来,已经满月。“综合近一个月以来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的情况,旅游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虽然呈现突发性恢复...

百奥赛图与多禧生物开展抗肿瘤抗体偶联药物开发战略合作

百奥赛图(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百奥赛图”)与杭州多禧生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多禧生物”)今日共同宣布,双方将基于百奥赛图世界先进的全人抗体小鼠RenMab®的抗体发现平台及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