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来袭 用电负荷持续攀升

数智人2024-06-25产业资讯88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预计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长超1亿千瓦,电力保供面临一定压力。为确保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及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近日加紧部署保供工作。面对新形势,河南、江苏、安徽等多地调整分时电价政策;深圳则印发通知,推进虚拟电厂模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相关企业通过加强生产、加大电煤储备力度等措施提升供电能力。加紧部署保供工作“夏季我国降温用电负荷占比在三成左右,部分地区超过四成。夏季气温成为影响用电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气候正常情况下,预计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略高于8%。为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及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近日加紧部署迎峰度夏保供工作。当前,火电装机占到我国电力装机的46%,仍是迎峰度夏的主力电源,做好发电用煤保供至关重要。6月18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迎峰度夏是能源电力保供的重点,为全力做好迎峰度夏工作,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前谋划安排各项保供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发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长,统调电厂存煤1.98亿吨,水电来水蓄水形势好于去年同期,为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李超介绍,国家发改委将加强燃料供应协调保障,重点抓好煤炭稳产稳供,保障重点地区发电用煤用气需求。“今夏,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最高用电负荷预计同比增长超过1亿千瓦。”6月20日,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充分考虑极端天气事件影响和巨大的消暑降温用电需求,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从强化监测预警、顶峰能力等多方面加大力度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包括加快支撑性电源建设,推动安徽板集电厂二期、内蒙古达拉特电厂五期等支撑性电源项目按期建成投产。调整分时电价政策为做好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有效引导工业电力用户削峰填谷,近日,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相继对峰谷时段、峰谷浮动比例等作出调整,在改善电力供需状况、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用户调整用电负荷。江苏省发改委近日发布通知,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政策,优化了315千伏安及以上工业用电夏、冬两季尖峰电价政策,调整夏季晚尖峰时长:将每天2个小时调整为3个小时。另外,河南省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调整工商业分时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优化了峰谷时段设置。除了工商业用电的分时电价政策,湖北省还试行居民电动车充电桩分时电价政策,重庆市则建立了居民用电分时电价机制,进一步提升对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为更好促进新能源发展,国家能源局将积极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形成更加及时反映电力供需的分时价格信号。”6月20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湖北6个地区已经实现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用户在新能源大发时段多用电。此外,在提高用电效率和平衡电力供需方面,虚拟电厂为迎峰度夏提供了更多保供能力。深圳市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支持虚拟电厂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5年,全市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能力的虚拟电厂,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稳定调节能力。企业加大电煤储备时值迎峰度夏关键期,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6月20日到国家电投调研指导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时提出,国务院国资委将以更有效措施支持企业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国家电投方面透露,在确保燃料库存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国家电投集团同时强化设备运行、检修管理,并积极发挥新能源项目保供作用,持续提升新能源预测及发电能力。今年以来,国家电投清洁能源发电量达1818.1亿千瓦时。截至目前,其整体电煤库存1669.3吨,可用天数44.9天。为应对大范围高温天气,国家能源集团加强生产组织,截至6月19日,月发电量达633.1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23.7%;自产煤月产量达3232.1万吨,有力保障能源电力供应安全稳定。为加大电力保供力度,大批能源项目加速投运。我国首个“交改直”输电工程——扬州至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近日正式竣工投运。该工程首次把在运交流输电线路改造为直流线路,可显著提升长江两岸电网互联互通能力。本报记者刘杨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5205.html

相关文章

组团拼手速仍一票难求,演唱会缘何火爆

本报记者王筱丽演唱会正以从未有过的热度冲击着国内演出市场。以日前开售的周杰伦上海演唱会为例,11万张门票与主要售票平台超过500万的“想看”人数形成强烈的对比。“一秒无”成了许多流行歌手演出的常态。有...

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展现大国担当

粮稳天下安。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其所在周也是中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怎样看待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风险?中国如何继续保障粮食安全?这些都是海内外关注的话题。今年,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并不乐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补短板强弱项 多部门发力节能环保产业

3月以来,各地环保基建项目加快落地,全国一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加速推进。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聚焦节能环保产业补短板。专家认为,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是我国...

六大行前三季新增贷款超9万亿元,制造业、绿色普惠等增速显著

10月16日晚间,国有六大行齐发支持实体经济相关公告,公布前三季度信贷投放情况。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工商银行境内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净增加2.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保持同业领先,同比多增4...

今年铁路有望投产新线2600公里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9亿元,同比增长3.7%,铁路建设科学有序推进,实现良好开局。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有望保持良好势头。国铁集团表示,今年力争完成基...

增强产业“含绿量” 提升发展“含金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走进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作业区,巨大的熔盐储罐高高耸立,电能在此转化为热能,制发出的高温高压蒸汽被注入地下。不远处,一座座机械设备上下摆动,熔化后的稠油被源源不断开采上来。“注汽相当于给凝固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