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拓展融合创新广阔空间

数智人2024-06-13产业资讯93
今年是5G商用的第五个年头。5年来,全国所有地市级城区、县城城区均实现网络覆盖;从基站设备到通信芯片再到手机终端,产业链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在工业现场,5G机器视觉检测将质检效率提升60%……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5年来,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5.6万亿元,间接带动总产出约14万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前,以5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已成为创新最活跃、渗透最广泛、带动最显著的技术领域之一。下一步,我们将会同产业各方,持续深化网络覆盖、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加快拓展融合应用,积极推进信息通信行业现代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说。“我国5G网络基础设施已实现全球领先。”赵志国介绍,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74.8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26个,5G网络从“县县通”向“村村通”持续迈进。此外,我国在全球率先发布5G中频段频谱规划,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规模部署,全球首创5G异网漫游并启动商用推广。5G网络部署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中国电信携手中国联通建设了规模最大、速率最快的5GSA(独立组网)共建共享精品网络。截至目前,已实现全国乡镇及以上区域5G连续覆盖、行政村有效覆盖。中国铁塔副总经理赵敬宝介绍,目前,5G共享比例达95%,新建基站共享率大幅提升至85%,相当于累计少建塔站112万座,节约投资超2000亿元,节约土地6万亩。近年来,中国铁塔协同客户联合开展“降低5G铁塔使用费用、节约电费、节约场租费、提升服务质量节约维护成本”的四个专项行动,已累计为客户节约运营成本超60亿元;同时,持续强化专业化运营,电信企业单租户的维护费已下降20%以上。“通过5年的5G规模建设与应用创新,我们发现社会需要更快、更稳、更多功能的移动通信网络,这也是5G-A的演进原动力。5G-A不仅实现了带宽、时延等能力10倍提升,同时支持亚米级感知、厘米级定位,出现了新能力。”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曹既斌说。赵志国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进移动通信、光纤宽带、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夯实基础,持续提升网络支撑能力。同时,将深入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根据场景需求有序推进现有的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深入实施“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推进文化旅游、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城市地铁等场所网络深度覆盖。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超42%,5G轻量化、定制化基站等实现商用部署,5G工业网关、巡检机器人等一批新型终端成功研发应用……5年来,5G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我国主导了5G架构变革和系统创新,形成一批全球统一的5G国际标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胡坚波介绍,5G授权发明专利达1.4万件,PCT国际专利超过1万件,5G-A国际标准中的牵头项目数以及标准提案数占比超过30%。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看来,5G-A国际标准持续发力,将多维度拓展5G生态,提升5G网络性能。具体而言,利用上行超级MIMO(多进多出)、双工演进、灵活上行频谱接入等关键技术,5G上行能力实现10倍提升。“通信与感知融合是标准制定所关注的问题,其应用将为交通、低空、生活等场景提供感知能力,同时借助感知辅助通信网络管理,打造智慧网络。”5G-A作为5G向6G演进的中间阶段,为5G发展定义了新目标和新能力。IMT-2020(5G)推进组秘书长徐菲将5G-A技术应用总结为3类:以高效万兆和天地融合,释放宽带能力和效率提升;以千亿物联和确定能力,面向垂直行业实现精细化设计;以通感融合和智能网络,拓展新技术领域探索。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李红五表示,5G-A并不是单一的技术特性,而是一个包含新能力、新场景和新频谱等多方面技术特性的技术集,涵盖了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移动物联网以及通感融合等多种业务场景。中国联通积极开展技术研究与产业推进,推动5G-A技术从标准走向商用。“我们将坚持创新,持续强化核心技术攻关。”赵志国表示,工信部将密切跟踪全球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趋势,推动5G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融合创新,提升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转型能力。推进5G轻量化(Redcap)、5G-A等技术演进、产品研发和商用部署,持续开展通信感知一体、无线内生AI、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技术测试验证,加快推进相关产业发展成熟,助力打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5G已经覆盖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行业渗透率超76%。5G行业用户规模已超3万家。其中,智慧城市、医疗、教育规模超千户,电力与采矿行业超500家。全国25个主要沿海港口中的5G应用比例达92%,5G在20强煤炭和钢铁企业的应用比例分别为95%和85%。“我们经历过煤矿职工出井时‘只有牙齿是白’的生产体验,希望通过5G等信息技术改变煤矿生产环境。”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平顶山分公司副总经理孙小东介绍,中国移动联合平煤神马集团成立了项目组,采取基站级联与分布式多天线覆盖技术,实现了高上行容量和速率,解决了信号盲区和设备干扰问题。同时,利用超级上行技术和网络切片应用模式,为智能矿山的数据传输提供了速度保障,并解决了信道拥塞问题,确保5G网络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据悉,该项目帮助矿区实现设备的远程操作和自动化控制,高危工作面人均年产量提升约70%。此外,针对普遍原煤矸石含量高、不易燃烧的痛点,中国移动研发出全球首款5G智能煤矸分选装备系统,融入机器视觉能力,实现块煤与矸石分选精度达97%。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纵横交错的铁路轨道上,一组组集装箱装车发货,整个过程不见人工操作却井然有序。2023年,中国联通“中欧班列集结中心—5G+AIoT智慧陆港项目”落地新疆。如今,依托5G网络超低时延和高可靠性,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实施无人集装箱卡车自动驾驶,实现卡车按既定行驶路径完成作业、智能感知路况。赵志国表示,5G在采矿业、电力、医疗等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复制,工业领域5G应用逐步从外围环节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核心环节深入,探索出一批高价值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数实融合应用成效凸显。“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5G-A如何更快、更好、更稳赋能实体经济,正是业界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主题。数字和网络技术与工业场景的融合持续深入,但仍需解决碎片化需求和规模化服务的矛盾。”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张万春告诉记者,中兴通讯已经在滨江工厂探索了业界首条全5G-A柔性生产线,工业大模型成效初显,实现故障维修周期降低30%。(记者李芃达黄鑫)转自:经济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4856.html

相关文章

到2025年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铁路进港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由“十二五”末的236万标箱增长到687万标箱,年均增长23.8%。2022年,全国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为875万标箱,同比增长16%,远高于全国货运量的增长速度。...

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向好,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加快,服务业持续恢复。4月份,全国...

大模型竞赛持续 应用场景向深向实

近期,AI大模型的迭代还在加速。北京时间2月18日,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Musk)与xAI团队在X平台上进行直播,发布了xAI开发的最新版大模型Grok3。该模型被马斯克描述为“地球上最聪...

工信部:拟注销8家企业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工信部日前发布《关于拟注销北京久通在线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公示》。工信部消息显示,近期,北京久通在线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终止经营相关...

1-10月中国服装行业观察:生产增速持续放缓 内销市场保持恢复

12月21日,中国服装协会发布了《2022年1-10月中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简报》(以下简称《简报》)。《简报》显示,今年1-10月,服装行业生产增速持续放缓,但是服装行业内销市场保持恢复、投资保持较快...

中国报业吴忠培训基地项目获准落地

近日,中国报业协会复函同意在吴忠市与吴忠市新闻传媒中心共同建设中国报业协会新闻培训学院吴忠培训基地。该基地的设立,对助推吴忠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