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业迎来收获期 多种应用场景共促产业深度融合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71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而目前,上述三个领域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情况各不相同。互联网+方面,主要集中于传媒、教育、医疗、工业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同时,随着融合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将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以互联网+医疗为例,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求做好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协议管理,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政策,强化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设施。光大证券医药生物分析师林小伟认为,随着上述工作的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迎来了3.0时代,有望开启多层次的三医联动,即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互联网医疗行业有望于2020年迎来多重催化,行业加速发展拐点即将到来。大数据方面,自2014年大数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便成了各界关注点。据IDC统计,2020年中国大数据相关市场的总体收益预计将达到104.2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16.0%,增幅领跑全球大数据市场。宝鑫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博客,微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大数据在打造数字政府方面的应用发展较快,各地政府都很重视数据产业基础环境建设,其中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都已经有了很大进展。据郑磊介绍,在政府主导下,大数据产业与社会治理、智慧城市等方面深度融合,以及大数据与区块链、人工智能的结合,都能较快用于提升数字化社会治理水平,此外,大数据赋能制造业可以有效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未来这一领域的深度融合也将迎来较快提升。人工智能方面,经过近年不断地创新、发展,迎来了自己的收获期。据艾瑞咨询统计,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市场规模为104亿元,在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222亿元,随着未来AI开放平台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国内人工智能产业5年内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1%左右。在产业融合层面,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IT行业、智能驾驶、网络安全、金融风控、在线教育等多个应用场景。德勤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使用人工智能占比较高的产业依次为:IT(63%)、网络安全(29%)、生产/制造(16%)、工程/产品开发(16%)。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在传统制造产业的应用场景的广泛运用,可以直接为企业带来效益,比如在工业生产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工厂,帮助生产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和人工开支等等,同时,随着人工智能与诸多产业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这一新风口正在来临。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更多的是给战略性新兴产业找到应用场景,帮助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实现落地,因为这些技术的开发本身需要与其他应用产业融合发展,使新兴产业能够拥有更长足的发展空间,同时,传统产业也需要新技术去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比如工厂生产线之间的智能互联、数据共享,提高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效率等。(记者李正)转自:证券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425.html

相关文章

因地制宜推广可再生能源供暖

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的通知》,提出因地制宜推广各类可再生能源供暖技术,积极推广地热能开发利用、合理发展生物质能供暖、继续推进太阳能和风电供暖。“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是我...

定制消费 让供需匹配更精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

静安制药金银花露又现质量缺陷系开开集团旗下公司

10月16日,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0年第3期药品质量抽检通告显示,被抽样单位和标示生产单位均为上海静安制药有限公司公司的金银花露(批号:200420-1)抽检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pH值。事...

中秋假期国内出游1.07亿人次 揽投快递包裹超27亿件

本报北京9月18日电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假期(9月15日至17日),全国国内出游1.07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10.47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8.0...

1月27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南京证券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7.61%

南京证券: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7.61%辽宁能源:2024年净利润同比预增469.51%—754.27%海通证券:2月5日为最后交易日将连续停牌至终止上市万通发展: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博汇股份:...

贵州省扎实做好山地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农业增加值增长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左右和粮食播种面积4156.4万亩、产量只增不减。”这是2022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紧盯的目标。开年以来,贵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要求,...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