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来了!中国数字人才培育行动启航

数智人2024-04-20产业资讯127
数字化浪潮加速演进,人口大国将如何拥抱机遇?1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AI数字人24小时直播带货,远程大数据寻医问诊,数字博物馆引人入胜……数字化技术已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截至2022年末,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41.5%。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背后,关键靠人才支撑。此次方案明确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提升数字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激发数字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如何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集聚效应?方案部署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数字技能提升行动等六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将从产业、企业、高校等层面入手,规划未来数字人才的“成长地图”和培育体系,持续优化人才要素结构和发展环境,夯实数字经济“加速跑”的人才“底座”。近年来,数字人才不足、人才素质与产业相关岗位需求不匹配、关键核心领域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是每年高校毕业生超千万,不少年轻人面临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企业数字化发展产生大量新岗位,却难以招到合适人才。要让机器人“听得懂”“干得对”,离不开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自动化生产线布局建设,必须靠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把庞大厂矿变成“虚拟工厂”,需要数字孪生工程师……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半导体、大数据等相关领域人才需求量激增。猎聘大数据显示,今年新春开工首周,AIGC领域人才需求激增,新发布职位数量同比增长612.5%。在不少招聘平台,图像算法工程师和架构师薪资排名领先,数字人才成为职场“香饽饽”。也正因为如此,方案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放在六个重点项目首位,提出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数字领域新职业,制定颁布国家职业标准,构建科学规范培训体系,开辟数字人才自主培养新赛道。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计划,每年将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8万人左右。培养数字人才,教育是基础,也是重头。方案提出,将加强高等院校数字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大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作用,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事实上,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材料智能技术、智能视觉工程等一批新专业已经成为高校的新选择,不仅得到学生的青睐,更在就业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新一代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方兴未艾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强化数字经济的顶层设计,到成立国家数据局提高数字经济治理水平,再到强化数字人才培育与支撑……不远的将来,数字人才将竞相涌现,数字经济将更具活力。(记者姜琳、黄垚)转自:新华社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3194.html

相关文章

中国智能家电拓展海外市场

随着中国制造业不断优化升级,中国家电正以“中国智造”的形象走向世界。中国品牌智能家电凭借质量、创新等优势走俏海外,让更多家庭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生活。同时,一些中国家电企业设立海外生产基地以及配套产...

我国快递业持续稳健增长 业务量连续十年世界第一

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全球快递发展报告(2023年)》制图:张丹峰突破1200亿件!12月4日,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首次超过1200亿件,再创历史新高。进入“...

全国春播总体过七成 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眼下,全国已春播粮食7亿多亩,占意向面积七成多,进度快于去年同期。各地加大最新科技投入,力促春播提质增效。水稻生产的大头是中稻,产量占七成多。眼下,中稻栽插过三成。东北中稻栽插进入高峰。在黑龙江,为了...

调整来了!全国多所高校缩短中秋国庆假期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再一次相遇,不少学生早早进行了安排,准备迎接开学后的第一个小长假。然而,受疫情影响,临近十一,高校纷纷调整双节假期,不少学校发布了调整秋季教学时间安排的通知,学生们不仅不能离校出行...

“乌金”添绿 动能更劲

【近镜头】轻点屏幕上的“一键启动”,厚度约1米的薄煤层随之滑落到输送机上,运出井外……山西焦煤集团金辛达煤业职工郭金超操作采煤设备动作娴熟,心情愉快。“以前一个班下来,浑身都是黑的,现在穿着白衬衫上班...

OpenAI“面目全非”

缔造出ChatGPT的OpenAI再现管理层震荡。多位高层近期相继宣布离职,目前原始创立团队只剩下三人,而最初的“F4”只剩创始人奥特曼一人。关于公司发展方向的分歧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实际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