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无理由退货,哪些情况不适用?

数智人2024-04-01产业资讯125
韩某在网店购买了50余件盲盒“福袋”商品,花费2万余元。随后,在完成线上“拆袋”,未收到货的情况下,韩某申请了“七日无理由退货”。商家表示,韩某购买的商品为“福袋”类商品,店铺在商品详情介绍、消费者下单购买等过程中,均设置了明显的提示——“完成拆‘福袋’后,不支持七日无理由退货”。根据活动规则,韩某已完成线上“拆袋”,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的规定。遭到商家拒绝后,韩某起诉到北京互联网法院。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消费者定作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等商品除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商家在商品销售页面已经对‘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进行明确提示,且消费者在购买前已表示明确知晓。”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二庭庭长张连勇介绍,考虑到涉案商品的特殊性质,盲盒商品已线上“拆封”。在内容被知晓的情况下,其商品价值已实现,此时要求盲盒经营者接受无理由退货,必然会影响盲盒销售的常规状态,法院判决驳回了韩某的全部诉讼请求。自2018年建院以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受理涉网络消费领域案件23792件,其中涉“七日无理由退货”消费纠纷案件679件,案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梳理案件发现,对于‘七日无理由退货’的规则适用范围引发的争议增加。”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赵瑞罡介绍,对于盲盒等新类型商品,是否可以界定为根据商品性质“不宜”退货的商品,成为争议焦点。同时,部分经营者对普通服饰、鞋类商品等非“不宜”退货商品,通过在销售页面标注“不支持七日无理由退货”,随意扩大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适用范围。根据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消费者因检查商品的必要对商品进行拆封查验且不影响商品完好,电子商务经营者以商品已拆封为由主张不适用无理由退货制度的,人民法院不予以支持。实践中,经营者和消费者对退货商品是否“完好”这一问题容易出现争议。部分经营者以电子产品拆封、家具进行过组装、鞋盒破损等情况影响商品价值为由,拒绝消费者的“七日无理由退货”申请,致使消费者权益受损。吕某在某公司经营的店铺购买一件羽绒服,在收到羽绒服同日向该公司提出退货申请,该公司以吕某退回的涉案羽绒服水洗标和扣子磨损、商品并非完好为由,拒绝了吕某“七日无理由退货”申请。“对退货商品是否完好这一待证事实,经营者和消费者容易陷入举证僵局,如何处理?”该案审理法官介绍,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判断,吕某从收货到退货发出时间间隔仅17小时,涉案羽绒服被吕某长时间穿着或经过多次水洗而造成磨损的可能性较低,某公司提供的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涉案羽绒服存在的磨损问题是由吕某造成,不应据此认定吕某退回的商品并非完好,法院判决支持原告退款退货的诉讼请求。因网络购物特点,消费者购物前无法切实了解商品特性,易出现冲动消费。部分消费者冲动购入商品后,即申请无理由退货甚至拒收,增加了经营者的成本;部分消费者未能做到诚信消费,在对商品不满意时,未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退货退款模式,存在试用后未保持商品完好而申请退货等滥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则的现象,甚至抱有短期使用后退货退款、恶意申请“仅退款”的“薅羊毛”心态,侵害了经营者利益,背离了“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则的初衷。“规范‘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则适用标准、维护诚信公平的市场秩序、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审理相关案件中坚持的基本裁判导向。”赵瑞罡提示,消费者购物前应尽到审慎注意义务,充分了解“七日无理由退货”政策、平台关于“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则的适用条件,依法理性维权,同时,要诚信文明消费,不可滥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则。本报记者魏哲哲(人民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2534.html

相关文章

大胆定义未来家居流行趋势,TATA木门凭什么?

2020年12月22日,TATA木门在第九个冬至之约发出大胆预测:极简将是未来家居美学的流行趋势。一个门企,凭何能预测出未来家居美学流行趋势?对此,TATA木门官方给出的解释是:TATA木门是对市场上...

集采开标 种植牙费用有望降低一半

日前,口腔种植体系统(以下简称“种植牙”)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39家企业产品拟中选,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平均降幅达55%,预计每年可为患者节约4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口腔种植...

经营海外市场,怎能只靠低价?

跨境电商已非新鲜事物。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跨境电子商务”一词,到2024年,跨境电商已第十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疫情期间,跨境电商更是迎来跨越式大发展。大量中小微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把自己...

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带来市场需求增长 保健食品行业正处于创新发展机遇期

近期,多家保健品公司公布的一季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普遍实现大幅增长。消费需求旺盛推动了保健品公司的业绩增长。我国已是全球第一大保健食品原料供应国,产业规模达到5000多亿元,有效注册产品12000多个...

二季度19省市地方债计划发行规模超1.3万亿元 专家表示今年地方债早发快发特征明显

本报记者韩昱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保持了较快的节奏,进入二季度后,不少省份也已披露了后续发行计划。据国泰君安证券研报梳理,截至5月5日,共有19个省市披露2023年第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合计1323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显著提升

作为中关村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27日下午,2023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暨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在中关村展示交易中心开幕。“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呈现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在大会现场,科技部科技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