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

数智人2024-03-26产业资讯121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标志着新质生产力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对于轻工业而言,这一重要战略举措不仅意味着行业发展的巨大机遇,更意味着一种挑战和转变。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轻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应对市场变革、提升产业竞争力。可以说,越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越能在未来抢占先机。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解释,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著名经济学者周济民把新质生产力定义为由掌握丰富知识的劳动者、作为新介质的劳动资料、虚实同构的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阵地,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方向,适应新历史时期的新型生产力。也就是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当前,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社会关注度极高的热词,也将成为包括轻工业在内的众多制造业的发展大趋势。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轻工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轻工业作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其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产品创新能够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技术创新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模式创新则能够打破传统产业链的限制,实现产业链的升级和重构。因此,轻工业应当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通过不断创新来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越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越能在未来抢占先机。当前,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和调整,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为轻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轻工业必须加快步伐,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拥有了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那么,轻工行业如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呢?首先应该是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轻工业应当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要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其次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轻工业应当通过数字化转型、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工艺改进等方式,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的协同能力和竞争力。第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新质生产力是要靠人来推动的,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轻工业应当加强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轻工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来。同时,要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轻工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轻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应对市场变革、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措施的实施,轻工业一定能够在未来发展中抢占先机,实现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发展。(肖睿平)转自:消费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2348.html

相关文章

多家宠物行业上市公司去年业绩喜人 进入国内外市场并重发展阶段

截至4月25日,A股主营宠物业务的6家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这6家公司中有4家去年营收、净利实现了双增长。4家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4月25日,佩蒂股份发布2022年年报,公司去年实现...

SEMI:全球半导体制造业将于2024年复苏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与半导体研究机构TechInsights近日发布的半导体制造监测报告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电子产品和集成电路(IC)的销售额有所增长,预计全球半导体制造业将于2024年...

靠直接5折起家的“双11”,为啥不再直接打折了?

原标题:“双11”能否继续打动消费者经过多年培育,“双11”已成为具有一定风向标意义的消费节点。要想扛起展示消费信心的大旗,“双11”要拼低价也要拼服务,冲销量不如冲口碑,可能需要用包含物流、售后在内...

中企“出海”亮点纷呈

近年来,不论是大市值上市公司,还是中小微企业,中国企业“出海”现象,密集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它们或产品出海,或品牌出海,或服务出海,或供应链配套出海,不断推陈出新,亮点纷呈。从“老三样”到“新三样”...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九连涨

专家:上下游仍存博弈,难言已重回价格上行通道5月11日,上海钢联发布最新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涨13500元/吨,均价报23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涨20000元/吨,均价报20.75万元/吨。4月27...

“一带一路”订单多 长三角外贸韧性强

今年1至7月,长三角三省一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约8.6万亿元,约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6.54%。数据显示,长三角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数据尤为亮眼,成为外贸出口新增长点。其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