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全谷物、培养肉……食品学界聚焦健康转型与未来食品
疫情常态化下,食品产业健康升级路在何方?科技如何主导食品行业健康转型?10月28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来自食品科技和产业界的2000余位专家、企业界代表齐聚西安,共议后疫情时代食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路。“疫情面前,中国食品产业凸显产业链、供应链的成熟、强大及迅速集结,释放强大产能的现代工业特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大会上说。孟素荷谈到,2020年1-8月,食品工业以5.08万亿元的营业额,实现了0.32%的艰难成长,在中国经济中非常瞩目。“支撑中国食品工业的根本,源于食品工业行业装备水平从劳动密集型向自动化生产线2.0的迈进;源于食品安全的科学基石和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的健康转型;源于在产品多元化创新中提供的健康、安全、美味、高颜值的食品品质。”孟素荷分析,中国食品经济将呈现数字化、健康转型及食品多学科交叉融合中技术密集型特征这三大转变。科技是支撑行业在急速变化中的动力和定力。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企业将更多聚焦于健康产品和差异化创新,诞生更多“网红食品”,龙头企业将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中国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已过,科技与产业稳健对接的黄金期正在到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认为,未来农业将具备以下六个特点:一是三产融合;二是体现主体多元的特征;三是绿色发展;四是健康引领,解决由吃得好到吃得饱的根本问题,即提供健康食品、农产品;五是装备智能;六是全球配置。在大会报告中,院士及专家学者围绕食品科技和与会者分享了各自研究进展和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在“益生菌与人体健康”的报告中介绍,科技界对于益生菌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肠道微生物研究的深入,推动了益生菌研究发展。梳理发现,对益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菌种资源挖掘、构建菌种资源库;菌株生理解析,明确产业化应用特性;菌株的功能挖掘,选育优良益生菌菌株;菌株产业化应用。陈卫同时提醒,益生菌产业正在持续升温,未来要避免“过热”,一拥而上盲目追捧不利于产业发展。益生菌产品所有的功能宣称均需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实验基础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周光宏在大会报告中分享了细胞培养肉技术研究进展和产业化情况。他表示,组织工程的发展,为细胞培养肉的实现奠定了基础。细胞培养肉已经成为国际食品科技界的研究热点。细胞培养肉的研制并非一蹴而就。培养肉技术将面临如何获取高纯度的畜禽干细胞并维持其干性、研制无血清细胞培养基、实现畜禽干细胞的高密度三维培养等诸多挑战。谈及未来培养肉的商业化,周光宏认为,要从最初的每克3000元,通过大规模细胞生产降到每克0.3元-0.03元时,产业化才有可能实现。“培养肉实现产业化的道路曲折,还有很多科研要攻克,但未来可期。”中国葡萄酒业如何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葡萄酒分会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李华提到,葡萄酒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种出来的。“风土”是葡萄及其酿成葡萄酒的“指纹”。自然葡萄酒,要求是在酿造过程中尽量少干预、少添加,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风味。现阶段,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正处于从传统的表观营养向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分子营养学方向转变的重要阶段。为深入推进全谷物食品在国内快速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朱蓓薇等权威专家,重点围绕全谷物与健康中国建设、产业发展思路、全谷物食品标准体系建设等议题展开讨论。近年来,通过改善乳制品加工工艺,充分挖掘乳成分中的功能因子、功能成分,成为乳制品工业价值提升的重要方向。科技与企业界专家,分享了不同工艺下牛奶风味活性组分及其感官品质、活性蛋白成分含量、热敏性物质等最新研究成果。实现中国传统食品产业焕新发展是食品科技的重要使命。由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承办的传统食品现代化研讨会,提出传统食品现代化主要任务,分析传统食品现代化发展趋势。此外,专家还就“西北特色食品营养资源与营养健康”、“天然食品分子与健康”、“前沿科技与未来食品”等议题展开探讨。大会还举办了2020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的颁奖仪式。本年度科技创新奖包括技术发明奖、技术进步奖、产品创新奖3个专项奖。在教育、人才培养方面,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打造出教育论坛、学生创新大赛、研究生论坛、青年沙龙等多个品牌活动。据悉,今年学会与杜邦、盼盼、李锦记、恒顺、三只松鼠、娃哈哈等6家企业主办了6项学生创新竞赛。(胡可璐)转自:新华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