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新规实施:“送货上门”是行业服务升级的必然选择

数智人2024-03-05产业资讯95
本报记者谢岚见习记者梁傲男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快递新规”)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的规定成为焦点。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对《证券日报》表示,送货上门难源于过去十多年中快递业务量爆发式增长,快递费、商业模式和价格战等多重因素交织,形成了系统性问题,且快递员、网点和总部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张,矛盾焦点从末端转移到快递员和用户之间。现在企业亟须回归本源,改变经营方式,尊重市场和客户。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培杰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法律角度来看,除非消费者在购货时已授权情形,其签收和投递地点均需得到消费者同意。此次热议的相关规定,属于快递公司对配送物品应承担的管理和注意义务,并不存在有损快递公司利益的情形。快递新规的出台,明确了快递员在派件时对用户的告知义务,解决了是否送货上门的难题,对规范快递行业发展和保护用户权益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快递新规中引发关注的快递服务条款,赵小敏表示:“这并非首次提出,早在2018年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就有相关规定;从《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自2022年1月份公开征求意见到如今正式施行,已有两年多的时间,给了快递公司充足的时间来准备。”业内普遍认为,快递新规的推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各方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并优化服务,将新规真正落到实处,方能寻得利益的平衡点。赵小敏表示,围绕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快递新规的实施旨在推动快递行业从市场定位、商业模式、绿色发展、社保体系等多方面实现提升。事实上,在快递新规实施之前,便有快递企业坚持送货上门的服务理念,尽管在配送费等方面存在差别,但这些企业的服务模式依旧值得借鉴。在新规之下,快递行业接二连三升级服务,透露出卷服务的决心和投入力度。3月4日,菜鸟物流内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派前电联、送货上门”是公司一直坚持的标准服务,并推出星级快递员激励,服务好、被评为月度五星快递员,每个月可以获得1100元至1200元不等的奖励,让快递员“劳有所得、多劳多得”。“我们有严格的服务追踪来确保履约质量。后续我们也会结合新规要求,持续提供品质快递服务。”3月4日,京东发布公告称,在目前已有九成第三方商品包邮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开放平台包邮规则,对于其余近10%的第三方商品,到3月底普及最高满59元包邮(特殊商品、偏远地区除外),不仅可以单品包邮,还支持同店铺商品凑单包邮。《证券日报》记者从接近京东的内部人士了解到,改善过去参差不齐的服务,给用户带来更简单、更有确定性的服务体验,是持续推进服务升级的核心逻辑之一。在业内人士看来,快递新规刚实施不久,不管是企业还是终端都需要时间来适应,具体的影响预计需要一个月以上才能看得出来。赵小敏建议,快递公司要提供多样化产品、多系列服务业态。一方面在用户下单时就明确不包邮,或者包邮时设置强制性条件,把选择权完全交给用户,自主决定是否使用该快递服务;另一方面,要增加快递员收入,给网点和快递员更大的激励机制。这也意味着企业经营方式要发生本质性改变,即从以总部为中心转化为以市场和网络为中心,真正做到向用户倾斜、向末端倾斜。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钟兰安律师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规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企业积极配合新规,在快递员增加工作量的同时,应提高其待遇和收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1638.html

相关文章

多行业龙头缘何集体跨界入列“造车新势力”

如果要评选各行业龙头企业所属“赛道”的最大交集,智能化造车全产业链应该能够毫无悬念的胜出。有趣的是,即使已经容纳了商业模式鲜明的专业智能造车企业,以技术和渠道带动合作的手机及家电行业龙头,乃至以资本“...

向“深蓝”迈进 上海联通5G-A海域信号全面升格

在上海发布《5G网络近海覆盖和融合应用“5G揽海”行动计划》一周年之际,上海联通在海域通信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引入5G-A技术,上海联通在佘山岛及周边海域成功实现了信号的全面升格,为智慧海洋的未...

旺季屡现“用工荒”快递招工何以解忧?

“双11”如约而至,快递行业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69亿件,同比增长28.54%。包裹数量平稳增长,但人力、运力却没有随需求的激增而得到“合...

国家医保局:又有两款国产新冠药临时性纳入医保

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通知称,将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2个药品临时性纳入本省份基本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支付至2023年3月31日。2023年1月29日,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海旺...

为气变做准备,中国研发耐高温土豆

路透社11月28日报道,原题:中国科学家加紧研发适应气候变化的土豆在位于北京西北部的一处研究机构内,分子生物学家李结平及其团队从一棵盆栽植株采下一串共7颗不同寻常的小土豆。每颗土豆的大小跟鹌鹑蛋差不多...

聚乙烯:六大理由唱多塑市 牛年首周迎“开门红”

春节假期归来,一个个涨价的消息开启刷屏模式,苯乙烯涨价!ABS涨价!PP涨价!PE涨价......涨势之快,令人猝不及防。上行之路看似已经打通,只待君肆意驰骋。那么,是哪些力量推助聚乙烯市场迎来开门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