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政策促进罕见病药物研发

数智人2024-03-01产业资讯105
随着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建立,罕见病的诊疗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罕见病相关政策,鼓励罕见病药物的引进、研发和生产,并加快罕见病药物的注册审评审批,罕见病药物在国内的上市数量逐年提升。根据《2024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报告》,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有165种罕见病药物上市,涉及92种罕见病。然而,由于罕见病患者数量少,相关临床试验研究相对困难,治疗罕见病的药物往往价格高昂。此外,由于难以达到常见病用药的销售量,企业研发罕见病用药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如何进一步解决罕见病用药难题,让更多罕见病有药可医?“不少罕见病药物确实非常昂贵,很多患者根本无法承担。一些罕见病治疗难以依靠手术进行,因此用药是治疗关键。”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骨科医学中心主任、罕见病医学中心(筹)副主任杜启峻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近年来,将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创新机制引入罕见病用药等举措,大幅改善了罕见病患者的用药情况。以深圳为例,去年推出的惠民保将7种罕见病高价自费特效药纳入保障范围,保障额度可达50万元,对罕见病治疗给予了很大力度的支持。“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治疗用药的费用可能一年需要几百万元。药物纳入医保后价格大幅降低,叠加报销后的价格让更多患者可以负担得起药费。”杜启峻说。罕见病创新药物的缺乏,也是患者有效治疗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杜启峻坦言,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有很多药物可以选择不同,已经上市的罕见病药物“能数得出来”,治疗效果往往也达不到最理想的状态。罕见病药物研发仍存在研发周期长、经费投入高、临床研究开展难等问题。为此,相关部门支持医疗机构开展罕见病中心建设,跨地域开展医疗团队间协作,共同推进罕见病诊疗、科研和教学等工作。在机制创新方面,新的机制试点让罕见病患者进一步获得创新药物的诊疗机会。如“港澳药械通”政策,通过打通进口审批、境外采购、进口通关、贮存配送、临床使用等多个环节,进一步推进急需药械在指定医疗机构中的临床应用。杜启峻介绍,这一政策不仅让患者用上了内地暂时没有上市的急需药物,也能助力相关临床试验研究的推进,帮助更多罕见病药物研发和上市。()转自:科技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1512.html

相关文章

商品现货基差贸易规模飙升 近1.2万家中小微企业参与

让天下没有难谈的价格。现货贸易正经历从“一口价”定价向基差定价的演变,要想做好在线基差交易,交易商提供丰富有效、有竞争力的基差报价则是关键要素。为激发交易商的报价积极性,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所也在不断加大...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不断“上新” 多个试点地区落地涉房涉企贷款业务

12月5日,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消息,该分行积极助力推广数字人民币公积金业务,客户办理数字人民币公积金业务(含提取和贷款发放),有机会获赠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红包福利。而稍早前,数字人民币在住房公积金贷款...

推动互联网“高速公路”演进升级

【现象】拥有地址数量居世界第二,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互联网活跃用户数达6.93亿,移动互联网IPv6流量占比突破40%……近年来,我国IPv6规模部署成效显著。随着IPv6互联网“高速公路”的...

爆炸伤人 户外移动电源产业如何监管

9月27日,“3000元买的移动电源充电时连续爆炸”登上热搜。家住天津的时先生在给8月刚购置的移动户外电源充电时,电源忽然爆炸,一旁的时先生与其妻子被严重烧伤,至今仍在医院接受治疗。专家表示,随着自驾...

一年超500位独董辞职 年报披露季是离职高峰

年报披露季将至,除了上市公司外,独立董事同样面临考验。有人绷紧神经,有人悄然离场……自康美财务造假案以来,独立董事履职便备受关注,“独董离职潮”的话题度也一度飙升。这不禁引人追问,有多少独董辞职?他们...

多家茶饮品牌冲刺港股IPO

本报讯(记者孙杰)多家茶饮品牌正在冲刺港股上市。春节期间,沪上阿姨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奔赴港股IPO。2024年1月2日,古茗和蜜雪冰城同日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茶饮品牌茶百道则早在2023年8月15...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