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让美国“科技七巨头”重新洗牌
“股市的‘科技七巨头’的时代已经结束。”美国“商业内幕”网站26日报道称,由苹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脸书母公司Meta、英伟达、特斯拉、亚马逊和微软七家美国公司组成的“科技七巨头”现在看起来不那么“巨大”,甚至已不再是“七人组”了。在人工智能热推动科技股大涨的同时,“科技七巨头”中的一些公司因在人工智能上布局缓慢,正面临着被踢出组织的困境。首次提出“科技七巨头”这一说法的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分化可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我不认为这七个名字会一起崛起”“科技七巨头”说法的发明者、美国琼斯交易公司首席市场策略师迈克·奥罗克在题为《七巨头时代安息吧》的报告中写道,“科技七巨头”对股市的主导地位即将结束。报道称,去年4月,当奥罗克创造出“科技七巨头”这一名词时(尽管有人说这个词是由美国银行分析师迈克尔·哈奈特首次提出的),这7家企业的股票为市场贡献了惊人的88%的涨幅。如今,这些公司对市场的控制已经松动。今年1月,哈奈特称,这7只最大的股票仅占标普500指数涨幅的45%。这仍然是不小的占比,但明显比以前少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质疑七巨头能否复制去年的亮眼表现。法新社26日报道称,目前这7只股票仅占美国股票对冲基金多头投资组合的13%,而罗素3000指数的这一比例为25%。此外,近几个月来,亚马逊、微软等公司创始人减持股份的举措加剧了市场的猜测,认为现在可能到了这些公司股票获利终结的时刻。“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随着市场涨势的扩大,“科技七巨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奥罗克称:“我不认为这七个名字将会一起崛起。”英伟达“搭乘人工智能火箭起飞”,股价飙升,迄今已上涨了66%。就在几周前,Meta的收益报告发布,其股价创造了一天内上涨20%的纪录。这些公司的表现与特斯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美国电动汽车需求前景黯淡,特斯拉的股票自今年1月以来下跌了22%。自2024年年初以来,苹果也举步维艰,股价下跌了约1.45%。奥罗克表示,这些公司在市场上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现在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不再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表现将开始相互抵消。人工智能分流至于“科技七巨头”为什么分道扬镳,“商业内幕”网站分析称,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人都在谈论的人工智能。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英伟达在先进半导体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微软和亚马逊主要提供云存储,Meta和Alphabet也有自己的大语言模型。与此同时,微软已开始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其核心产品中去,提高生产力。反观苹果,该公司目前并不被视为是人工智能热潮的主要受益者。“商业内幕”网站分析称,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虽然也希望将自己视为人工智能巨头,但市场仍然认为它的核心业务是制造汽车。奥罗克称:“这些公司的价值差异和增速差异太大了,他们现在的主要共同点是都是超级大股且过去表现出色。”即使“科技七巨头”正在分化,他们的整体力量仍不可小觑。美国CNBC网站援引德意志银行的最新研究报告称,“科技七巨头”拥有的金融实力几乎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强调,单是“科技七巨头”的总市值就将使其成为全球第二大证券交易市场,是排名第四的日本的2倍。此外,微软和苹果各自的市值与在法国、沙特和英国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相差无几。这种投资的集中度让一些分析师对美国和全球股市的风险表示担忧。德意志银行全球经济和专题研究主管吉姆·里德警告称,美国股市正处于投资“最集中”的历史时期,与2000年前后美国科技股泡沫、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类似。“七人组”正在改组?“商业内幕”报道称,“科技七巨头”这一标签可能不会退出舞台,但随着这些公司的表现继续分化,重组“科技七巨头”非常可能。萨托里基金创始人兼投资组合经理丹·奈尔斯对CNBC表示,“科技七巨头”应该只剩下英伟达、Meta、亚马逊和微软,或者说“神奇四侠”。“苹果、特斯拉股价今年都在下跌,谷歌的表现也落后于市场。这些企业的盈利陷入困境,他们遇到了竞争问题,从股价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奈尔斯称,“神奇四侠”做得非常好。财富咨询集团首席投资官吉姆·沃登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他认为“科技七巨头”应该整合为“五巨头”,即减去特斯拉和苹果。美国基金管理公司Navellier&Associates创始人路易斯·纳维利尔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科技七巨头’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资金正在流向更多因销售和盈利增长而繁荣的中小企业。”纳维利尔认为,美国超大型天然气运输船运营商DorianLPGLtd、美国光电元器件生产商M-tronIndustries、丹麦制药公司诺和诺德、美国能源公司PBF能源等7家公司今年将迎来惊人的销售增长,有望击败“科技七巨头”。尽管如此,一些投资者仍然看好“科技七巨头”中的“落后者”。投资和财富咨询公司LafferTenglerInvestments首席投资官南希·滕格勒表示,她的公司计划增持特斯拉股票。她对特斯拉的股票持长期看好的观点,相信该公司在开发自动驾驶软件和电动汽车充电站方面的创新将有助于缓解需求问题带来的冲击。“我不会划掉那些表现不佳的公司。”滕格勒说。▲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冯亚仁本报特约记者任重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