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促投资、惠民生、稳就业作用——各地积极推进水利建设

数智人2024-02-20产业资讯137
冬春季节是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黄金期,多地水利工程正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为春耕备耕和防汛抗旱打下坚实基础。水利建设对促投资、惠民生、稳就业具有积极作用。2023年水利建设投资和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水利建设吸纳就业273.9万人。灌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战场,也是粮食的核心产区,做好灌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灌渠养护至关重要。在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二期)南昌县广福段建设现场,项目建设部副主任陈强告诉记者:“我们重点对岗前渡槽进出口节制闸进行施工,目前已完成了闸墩底板,边墙混凝土浇筑等施工项目。”完工后将有效保障68万亩农田灌溉、供水。目前,江西省灌区“一张图”绘制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全省314处大中型灌区面积内外边界、线信息、点信息成果已初步形成,为灌区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湖北多地的灌区提升改造工作蹄疾步稳。在老河口市光化街道贾沟村,引丹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正加快推进。该项目一干渠项目负责人柳鑫介绍,通过升级改造,一干渠将从原来2.3立方米每秒的流量提升至8立方米每秒,可辐射老河口袁冲乡至李楼镇14.6万亩农田的灌溉需求。在湖北省天门市绿水堰水库灌区冬修现场,一台台挖掘机正进行沟渠清淤作业,工人们忙着清除渠道中的水草、污泥等杂物。项目建成后将改善灌溉面积7.8万亩,提供可靠的灌溉供水水源,形成相对完善的灌排工程系统。广西各地也抢抓水利施工黄金期,多项水利工程建设按下“快进键”。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秀才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挖基础、砌砖、浇筑水渠,通过建设“三面光”渠道对原有渠道进行改造,为秀才村600多亩耕地的农田灌溉及粮食生产提供重要保障。在位于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的西干渠新乐支渠大仁村段,经过30多名村民10多天的除草、清淤和疏通,水渠十分干净整洁。大仁村农业农村技术总指导员黄耀礼说:“我们村4000多亩水田灌溉,都靠这条水渠,水渠修好了才能保证农业丰收。”水库作为防汛抗旱的“利器”,在汛期发挥着拦洪错峰的关键作用。在春灌用水高峰期和汛期到来之前,多地积极对水库进行清淤整治。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高塘乡枫树垅水库的清淤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两台挖掘机正挥舞“长臂”清除淤泥。“清淤后不但能提升水库防汛抗旱能力,更能促进附近灌区的农业生产,为来年的春耕灌溉生产用水、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夯实基础。届时,将会改善枫树垅水库附近1000人的生活用水,有效提高下游600余亩农田的灌溉条件。”德安县水利局工程师应翔介绍,通过水库清淤、山塘整修维养、小型水利设施维护等工程的实施,水利部门对全县71座小型水库、286座山塘进行建设改造,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全县生活用水、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去年10月以来,广西各地掀起水利建设热潮,凤亭河水库、屯六水库、寻旺水库等6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相继完工,防洪排涝能力持续提升。此外,兴安县上桂峡水库扩容工程开工建设,蒙山县古皂水库工程大坝主体填筑顺利完成。《甘肃省水网建设规划》不久前获批实施,《规划》围绕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数字孪生水网建设等重点任务,谋划了9类水网重大工程,其中黄河甘肃段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可研报告通过水利部审查。据介绍,上述重大工程完工后,将有力提升当地防洪抗洪水平,提高灾害防御能力。目前,江西全省纳入实施计划正实施建设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共28处,累计完成投资43.34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00余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0余万亩,新增供水能力约3.4亿立方米,新增粮食产能5亿斤。江西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灌区续建配套,江西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3,提前2年完成水利部部署任务,2023年预计达0.538,可实现农业节水8亿立方米。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水利局局长邓剑介绍,近年来,港北区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共实施电灌站项目、碑坝和稻虾产业供水项目共17个,计划总投资2276.88万元,目前已完工项目10个,受益人口37076人,农田灌溉面积2.5万亩。在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务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新建的产业道路四通八达,条条水渠清水畅流。通过充分利用农闲期施工,项目完成了52条水渠的开挖建设。“务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343.78万元,水渠总长度15000多米,可有效促进周边3900多亩农田的改造提升。”务溪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余红艳说。为持续推动破解水利投融资难题,甘肃推进“政银企”协商合作,去年新签约项目11个,落实到位贷款16.5亿元。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20个,发行额度59.84亿元。去年甘肃省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214.56亿元。(记者赖永峰刘兴董庆森柳洁童政陈发明)转自:经济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1090.html

相关文章

AI数据标注师:新职业打开就业新空间

人工智能训练师、互联网营销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网约车配送员……今年以来,我国又颁布了2批共计25个新职业。新业态催生新职业,新职业带动新就业,新就业蕴含新机遇。在新兴行业、新型岗位上从业,不仅意味着不...

油服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 多家公司去年业绩亮眼今年新单不断

2022年以来,国际油价保持高位,国际油气公司盈利水平纷纷创出历史新高,石油公司提升资本开支规模,油气工程建设需求也逐步恢复,油服企业盈利能力亦得到修复。同花顺数据显示,在已经披露2022年业绩的油服...

年内百余城市出台稳楼市新政 支持多孩家庭购房或成调控新趋势

近期,房地产行业暖风频吹。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38个城市发布了稳楼市政策,包括降首付、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给予购房补贴、取消限购等。其中,支持多孩家庭购房需求成为各地优化楼市调...

全球风能理事会:中国连续三年引领全球海上风电增长

近日,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报告指出,尽管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增速有所减缓,但预计今年内,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在去年基础上增长一倍以上,有望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中国海...

中国喷气式客机首次进入海外市场!国产ARJ21商业运营走出国门

今天(12月18日),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正式交付首家海外客户印尼翎亚航空(TransNusa),这是中国的喷气式客机首次进入海外市场,对于建设“一带一路”、构建...

三成美国人有兴趣购买中国电车

“美国政客妖魔化它们——民众喜爱它们”,德国《商报》7日报道称,中国品牌在美国仍然受消费者欢迎。根据总部位于波士顿的管理咨询公司ArthurD.Little提供给《商报》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三成美国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