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创建“智慧城市”需要发挥创造性智慧

数智人2024-02-02产业问答77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重塑了现代科技以人为本的内涵,也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并通过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推进和指标体系的逐步完善,也将规范和推动国内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一些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当做数字城市的新包装,一些城市被企业营销牵着鼻子走,国内智慧城市虚火过旺和盲目贴标签的行为也广为诟病。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将在试点探索和指标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对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误区和认识进行矫正和澄清。必须认识到,智慧城市引领的新型城市化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扬弃,它是低碳、智慧、幸福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是以人为本、质量提升和智慧发展的城市化。推动智慧城市有两个重要的驱动力,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面向创新2.0的城市开放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驱动作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院长孟庆国教授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 。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偏废或仅仅是强调技术应用而忽视社会经济层面的创新,智慧城市的试点也必将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2.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20296.html

相关文章

怎样建设智慧城市

近年来,美国、欧盟、新加坡、印度等国家与地区,围绕智慧城市科技研发、应用创新、基础环境展开新一轮的智慧城市政策筹划和部署。从具体政策措施上看,构建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的创新网络与产业联盟,积极推广智慧城市...

如何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出对策措施

“新型智慧城市”是什么?与传统智慧城市相比,新型智慧城市之“新”体现在何处?新型智慧城市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新型政策机制和创新发展模式的智慧城市;是在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针对城...

智慧城市是什么意思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

如何建设智慧城市

在物联商业网中有相关信息参考,基础设施层:可分为网络通信层与感知层,感知层运用装备芯片、传感器、rfid等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各类交通工具、手机、人员等进行感知,再通过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接入覆盖全城的...

智慧城市应该怎么建

从城市、社会、社区、家庭、学校等多个方面加强智慧学习,可以为市民宜居体验和城市创新活力提供支持,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全方位的综合保障,满足市民和城市不同层面的需求和期望。加强智慧学习可以为智慧城市的持续...

智慧城市建设须把握哪几个方面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

小罐
2024-02-02 07:33:10

智慧城市的智慧体现在人机结合,持续不断的创新城市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重塑了现代科技以人为本的内涵,也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并通过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让城市生活空间充满智慧。

小黄
2024-02-02 07:33:10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病”像流行病一样频频爆发,人口增多、用水用电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正逢其时。据悉,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目前已有90个。除了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外,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也纷纷开始智慧城市建设。湖北、湖南、山东、辽宁、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则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智慧城市的终极目标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经济发展,能惠及政府、市民和企业三个主体。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应过多地依赖信息化,更大的影响还在于制度、体制以及模式,技术作为支撑只能发挥辅助作用。 智慧城市究竟什么样呢?智慧城市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城市的重构,一方面是对现有资源的科学配置,提升整体的社会效率,另一方面是对创新环境的培育营造,提升未来发展潜力。 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软件。 智慧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基于城市现有基础,利用现代化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因此,智慧城市的更加贴切的理解应当是“smartercity”——一个更加智慧的城市,一个不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城市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