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获批 产业链有望扩容

数智人2024-01-30产业资讯141
上周五,司美格鲁肽原研厂商诺和诺德宣布,口服司美格鲁肽新药(商品名诺和忻)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是国内乃至全球目前为止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尽管此次口服司美格鲁肽仅获批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并不涉及减重适应症,但在前期司美格鲁肽注射剂的“减肥神针”光环加持下,口服药获批仍然引爆了A股减肥概念股。1月29日,A股减肥概念股集体拉升,截至收盘,昊帆生物、常山药业、诺泰生物、丽珠集团等个股逆势收涨。此次口服药获批,产业链获益几何?这将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口服司美格鲁肽和司美格鲁肽注射剂有何区别、是否能用来减肥?二是口服药的市场有多大?三是口服药的产业链和注射剂的产业链有什么不同,原料药是否也供不应求?目前只获批用于降糖此前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实际使用中被大量用于减肥,但此次获批的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诺和忻)并不是“减肥神针”的“口服版本”。目前该药在国内只获批用于降糖,减重适应症临床试验还在进行中。就算是只获批用于降糖,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获批也意义重大。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一个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获批,诺和忻有望引领中国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新标准,标志着国内GLP-1RA类药物将进入口服时代。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已获批的口服降糖药种类繁多,但单独服用后并不能较好地解决患者的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合并代谢异常疾病。诺和忻的全球系列3期临床研究(PIONEER)覆盖了2型糖尿病的全程管理,验证了司美格鲁肽片在多种治疗背景特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诺和诺德官网表示,研究证实,口服司美格鲁肽片除能有效降糖外,还具备减重、降压、调脂等多重代谢调节能力。其中,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忻单药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最高达92.3%。在OASIS1试验中,口服司美格鲁肽50毫克在肥胖症和超重患者中实现了17.4%的减重,约18.3千克。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减重临床试验还在进行中,只是临床数据初步验证了其具备减重效果,但并发症还不明朗,全球范围内均未获批上市,专家提醒患者“切不可盲目超适应症用药”。在降糖方面,市场空间也不小。据统计,中国约有1.4亿糖尿病患者,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据药融合云数据库统计,2021年,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的销售额已达575.71亿元。有预测数据表示,未来中国的降糖药市场有望突破1000亿元。此前,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已于2019年在美国上市,之后相继在欧洲和日本陆续上市。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销售额约为6.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而包括注射剂在内,2023年三季报,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已突破1000亿元,成为当下“最闪亮”的现象级单品。产业链有望扩容口服司美格鲁肽新药的获批,标志着中国GLP-1RA类药物进入口服时代。多位券商分析师认为,预计口服司美格鲁肽片上市销售后,将进一步增大GLP-1类药物的市场规模。近年来国内市场上GLP-1多肽类药物销售规模迅速扩张。从国内GLP-1市场份额来看,2022年样本医院GLP-1多肽类药物市场份额最大的产品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市场份额达到38%。有预测数据表明,2022年GLP-1整体销售额达60亿元。降糖不是多肽类药物的终极目标。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布局GLP-1药物,核心布局的适应症市场为减重。而减重方面,目前已经有二十余家企业的GLP-1药物进入减重适应症临床开发阶段,此外还有多款药物处在临床前阶段。其中,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仿制药、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的减重适应症已获批上市;礼来的替尔泊肽、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的减重适应症已经进入NDA阶段。此外,信达生物的IBI362、先为达生物的XW003注射液、礼来的Orforglipron胶囊、诺和诺德的CagriSema已经进入3期临床。尽管此前司美格鲁肽注射剂在降糖、减重方面的效果已经得到市场验证,但注射剂仍然不够便捷。口服药在研发过程中,面临胃肠道低pH值、蛋白水解酶活性问题而导致其还未发挥效果就在胃中被降解的难题。为此,诺和诺德在口服药中创新性地加入了“SNAC吸收促进剂”。SNAC是目前最先进的肠渗透促进剂,被广泛用作口服药物制剂的递送剂。SNAC与司美格鲁肽共同使用可减少胃蛋白酶对司美格鲁肽分子的降解,SNAC的促吸收作用可将口服给药途径的司美格鲁肽分子生物利用度提高约100倍,促进司美格鲁肽在胃内吸收,使得口服给药后的司美格鲁肽生物利用度大大增加。有券商研报指出,口服司美格鲁肽的原料用量(按每月用量计算)约是注射用量的90倍,因此口服新药上市之后,产业链对多肽原料药、关键辅料SNAC的需求更大。截至目前,拥有关键辅料SNAC供应链的上市公司有普洛药业、普利制药等。另外,司美格鲁肽国内原料药备案企业共有4家,包括天吉生物、诺泰生物、湃肽生物、健翔生物,目前已全部获受理。此外,翰宇药业、凯莱英等14家具备司美格鲁肽原料药产业链的企业,已在美国备案。记者陈丽湘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18064.html

相关文章

向着文化强国目标稳步迈进 | 论贯彻落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尽管有水急浪涌、风云变幻,舵手更加意志坚定、应对有方,全体船员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这艘大船乘风破浪顺利完成一个航段,并向着既定目标开启新的航程。这艘巨轮就是承载着十四亿人及其美好希望的中国。过去的五年...

市值仅剩不到15亿,这家ST公司,拟受赠不少于7亿元现金!钱来自......

处在退市边缘的*ST吉艾(SZ300309,股价1.64元,市值14.53亿元)突然放出大招。公司称其控股股东山高速香榆企业管理(上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山高速香榆)拟向公司无偿赠与现金资...

夜间旅游“越夜越美丽”

夜间旅游从小到大、由点及面,成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消费潜力释放的有效路径。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不夜城”换装登场,来一场citywalk,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打卡最具人气的“深夜食堂”;赴浪...

香港成为出境游重要目的地

新华社香港2月4日电(记者曹霁阳、王昕怡)农历蛇年春节,“亚洲盛事之都”香港凭借其独特魅力和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成为众多游客心仪的出境旅游首选地。除夕至正月初六,访港旅客近125万人次,内地入境旅行团...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大变革!机构改革六大举措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再迎重磅变革。3月7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根据方案,关于金融机构改革的内容大体有以下6项:1.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

中国经济总量首破百万亿元大关 发展跃上新台阶

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成功;2月12日,牛年首日电影票房逾17亿元,同时创下中国影史单日总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新纪录;2月18日,国家邮政局公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