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植发:再度冲刺“植发第二股”行不行?
近期,大麦植发再次更新招股书,向港交所发起二次冲击。公开资料显示,大麦植发是中国在中高端毛发诊疗服务行业中的领先医疗集团,也是行业内首家通过使用种植笔提供微针植发的医疗集团。相较于2022年6月29日递交的上市资料,这次大麦植发更新了2022年1-7月份的数据,这期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约为4.69亿元和1171.4万元,较2021年前七个月减少19.53%、57.72%。除了业绩明显下滑,大麦植发约半数收入投入营销揽客,且公司的毛利率、客单价持续下滑。与此同时,大麦植发还深陷一系列投诉漩涡。就市场而言,有机构数据显示,中国毛发诊疗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83亿元增至2021年的2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5%,并预期至2026年进一步达到712亿元。目前,国内植发赛道上的玩家大致分为四大类。一种是像雍禾、新生这样的民营连锁机构,占比约为35%;其次,是区域性的非连锁专科机构,占比约为30%;综合类的医美机构植发科室大约占比25%;最后,公立医院的植发科占比10%。在民营植发连锁机构中,雍禾的市场占有率为第一,大麦植发、碧莲盛、新生植发等民营植发连锁机构紧随其后,整个市场呈现出四强争霸的竞争格局。从需求的角度看,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我国当前有2.5亿人有脱发的困扰,换句话说,平均每6人当中就有1人承受脱发之苦。综上可见,兼具医疗刚性需求与医美消费升级属性的植发行业正处在爆发初期。聚焦头部企业发展进程,2017年CPE源峰出资3亿元战略投资雍禾医疗,投资机构首次涉足大陆植发领域;2018年1月,碧莲盛获华盖资本5亿元战略投资。2021年12月,雍禾医疗在香港成功挂牌上市,首份上市财报显示,2021年雍禾医疗实现营业收入21.69亿元,同比增长32.4%,接待的患者总人数达14.99万人,较2020年9.11万患者人数增加64.5%。若此次大麦植发成功上市,则就是“植发市场第二股”。不过需要看到的是,与头部企业相比,大麦植发在医疗机构的数量上优势不明显。目前,大麦植发拥有33家植发医疗机构;雍禾医疗预计2022年底植发医疗机构的数量可接近70家;新生植发以60院的规模紧随其后,碧莲盛在全国则开设了40余家直营机构。面对广阔的市场,机构数量弱势无疑会间接影响投资者预期。大麦植发成立于2015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就行业地位而言,按2021年收入计,公司在一线城市占据5.2%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整体植发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为4.7%。同期,大麦植发医疗在一线城市的养固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7%,在中国整个养固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3%。所谓医疗养固服务,一般指由持牌医疗机构提供的非手术治疗,以解决各种头皮及毛发问题,如脱发,发质细软,头皮瘙痒及头皮出油等。按收入划分,大麦植发的收入来源分为手术植发、非手术养固、商品和服务。其中,植发手术仍是公司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截至2022年前7个月,该部分营收占比达76.6%。而养固服务收入占比逐渐从个位数提升至两位数,2021年及2022年前7个月,养固服务收入占比分别达21%、23.4%。2019至2021年,大麦植发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7.47亿元、7.64亿元和10.2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501万元、6956万元和6612万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麦植发走的是“重营销轻研发”之路。据招股书,2019年至2022年1-7月份,公司投入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67.02%、52.2%、50.98%和45.09%。而同期,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仅为650万元、460万元、480万元和290万元,差距巨大。不言而喻的是,高额的营销费用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会侵蚀公司的利润空间。像2019-2021年,大麦植发的毛利率就超过70%,但净利率不足10%。《每日财报》关注到,黑猫投诉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针对大麦微针植发虚假宣传、手术失败、种植效果不理想和乱收费等方面的投诉。最近的一次投诉发生在2022年11月14日,消费者表示,做的手术毛囊成活率没有达到承诺的98%,而且在术后维权中困难重重,答应协商解决,但随后联系不上售后。此外,大麦植发近年来还受到了多次处罚。其中,2021年8月,宁波大麦因微针种植案例存在虚假宣传,而被宁波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罚款3万元。大麦植发招股书也显示,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有6家服务机构因违反医疗广告相关适用法律法规而受到行政处罚。事实上,毛发治疗的最终效果,有赖于专业医生的执业水平。但截至目前,大麦植发只有176名注册医师,619名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包括33名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73名主治医师、64名执业医师及6名执业助理医师。最值得关注的是,创始人李兴东2013年才取得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颁发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虽然在毛发诊疗行业有18年执业经验,但其一直是执业助理医师,简言之,李兴东不可以单独进行植发操作。因此,也有外界投资者质疑,李兴东此前多年涉嫌无证行医。作为大型医疗集团,专业性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若没有专业基础上的口碑保证,即使是差异化打着“微针”旗号的服务,也难免会逐渐变为“不好”的代名词。在这个问题上,大麦微针植发需要着重深思。问题缠身下,即便上市成功,大麦植发恐怕也会面临高开低走的无奈局面。文|每日财报何嫱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