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古代名书法家的故事】

数智人2024-01-25产业问答78
竹扇题字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 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 竹扇很简陋,没有什 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 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 ,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 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 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 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 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 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教子习书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入木三分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世上难得的才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再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王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书法,已有了老成稳重的风格。”卫夫人流着泪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晋帝当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书成换白鹅   书圣王羲之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理论。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一问之下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想与他商量买下那群鹅,那个道士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买,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黄庭经》,便将拿些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答应,这便成就了书成换白鹅的佳话。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12857.html

相关文章

古代书法家的故事,简要介绍一下。快快快

王羲之爱鹅,喜欢观看鹅的动作从而思考握笔方式,一个道士知道后就买了许多鹅,王羲之一见就走不动了,央求道士卖给他,道士就趁机求要他的墨宝,王羲之毫不犹豫的就写了半天,终于换回了白鹅。这就是“书成换白鹅”...

古代书法家的小故事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出身士   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荐   他做官。他做过刺史,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   他王右军)。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

中国古代书法家故事

王羲之,入木三分。 相传他写过字的木板,后来需要把字刮去,工人在刮木板时发现,墨迹透入木中竟深达三分。...

你知道哪些我国古代那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150字?

写作思路:可以根据历史背景进行描述,可以写《师宜官卖字换酒》,将人物的背景以及在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详细地说明一下。正文:汉代(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前后共经历426年,这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继往...

中国古代书法家有哪些故事?

  中国古代书法家的故事 惠天有声图书网 非常多,如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惠天有声故事网有详细的故事文字和专业人士诵读的有声故事版的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字子敬,是王羲之的...

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原理,各项参数,工作电流

半导体制冷器,就是一块压电陶瓷板,电源正接产热,反接制冷,具体参数和板的面积成正比。...

KevinMiller
2024-01-25 07:32:16

dre

小黄
2024-01-25 07:32:16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
“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小数
2024-01-25 07:32:16

我只知道书法家,书法家有:钟繇 索靖 王羲之 王献之 王珣 陆机 隋唐五代 智永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