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50万辆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99
1月10日,乘联会发布的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12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64万辆,同比增长35.1%,保持趋势性上升走势;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90.0%。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未来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仍会快速提升,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50万辆,渗透率将达36%。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216.9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31.4%,是2008年以来最强的12月环比增速。2022年累计零售2054.3万辆,同比增长1.9%,同比净增38.6万辆,其中购车税优惠政策启动以来的6-12月同比增加145.2万辆。乘联会表示,部分有购买力的消费者希望尽快提车。部分政策到期加上春节因素,有助于引导消费需求前置;行业终端价格持续下滑,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新能源车市场方面,供给改善叠加油价高位带来市场火爆,新能源车订单持续增长。2022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64万辆,同比增长35.1%,环比增长6.5%。乘联会表示,2022年12月初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销量环比走势都受到个别地区防疫措施的影响。随着防疫措施优化,车市迅速升温。值得注意的是,上汽、广汽、东风、吉利、奇瑞和长城等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突出。自主车企多线并举,市场持续扩大,2022年12月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保持14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2.1%。其中,销量前五的汽车品牌是,比亚迪23.5万辆,上汽通用五菱8.56万辆,特斯拉中国5.58万辆,吉利汽车4.46万辆,长安汽车3.92万辆。业内人士表示,2022年12月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退出和新能源车“国补”退出,透支了2023年1月部分购车需求,预计2023年1月批发零售将总体偏低。乘联会表示:“每年1月的开门红是地方政府和车企共同努力的方向。由于经销商库存较高,春节前补库力度不会特别大,因此1月批发量将总体偏低。预计2023年2月市场会明显回暖,会有一波入门级消费者购车潮。”“城乡居民快速恢复常态化生活,有利于2023年2月车市增长,2月才是真正的春节后开门红。”乘联会表示。崔东树表示:“上游资源和中游电池产业的投资力度很大,前期供需错配带来的碳酸锂高价格将明显回落,有利于新能源车厂商盈利改善。”乘联会表示,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未来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仍会快速提升,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850万辆,渗透率将达36%。崔东树表示,新能源车的成本下降速度快于燃油车。近期,碳酸锂价格已明显下降,而一体化压铸等技术创新带来的制造成本优势日益明显。尤其是目前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已占据乘用车领军地位,因此有更强的规模成本优势。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各家车企将继续推进供给改善,多款重磅新品将交付,包括蔚来ET5猎装版、小鹏G7、理想L7等。优质供给快速推出,有望带来交付量长期向好。华创证券表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出。随着锂盐价格回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维持高景气度。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1260.html

相关文章

路畅货通、兴边富民 我国口岸经济“活力迸发”呈现新气象

国家移民管理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各口岸查验交通运输工具1541.9万架(艘、列、辆)次,同比增长56.9%。数据的大幅增长也就意味着口岸货物通关量的增长,这些也得益于目前各口岸实施的货物...

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4年11月19日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一起来看——要点速览●11月、12月经济运行有望延续10月份以来回升向好的态势。●关于“两新”政策下一步安排,研究提出未来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新能源车培育新动力 混搭电池包加速“超车”

12月9日,科达利宣布与宁德时代签署钠离子电池战略合作协议。宁德时代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日前透露,公司正通过首创的AB电池技术,实现钠锂混搭,提高能量密度,新型钠离子电池有望应用在500公里续航新能源车...

用电负荷持续攀升 电力能源上市企业积极备战保供

7月11日入伏,而且又是超长待机的40天,用电负荷将持续攀升。当前,多家电力能源上市企业积极备战用电高峰期,助力迎峰度夏。湖北能源襄阳宜城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小军对记者表示:“湖北能源宜城火电厂1号...

佳兆业2021年中期业绩:财务指标表现亮眼 城市更新领跑行业

8月25日,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1638.HK)发布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2021年上半年,面对“三道红线、两类上限、两集中”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带来的新困难、新挑战,佳兆业精细运营、审慎...

消费迎来“开门红” 即时零售激活本地消费需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由消费和投资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着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