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个项目脱颖而出 采煤工作面智能化加速推进

数智人2024-01-21产业资讯128
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基层采掘一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加速推进。近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国家能源集团承办的2023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总结大会暨智能采煤工作面建设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大会发布的智能采煤工作面建设成果显示:共评定智能采煤工作面71个,其中薄煤层智能综采赛道5个,中厚煤层智能综采赛道19个,厚煤层智能综采赛道20个,智能综放赛道27个。“应看到,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正在面临智能化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短板、安全性和可靠性缺乏、工艺复杂和现场适应性局限、设备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不足、系统管理和现场运维困难、设备成本和投资回报失衡、员工技能培训和思想转变不到位等一系列难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指出。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煤矿中最复杂的系统之一。“2023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将71个代表了采煤工作面智能化建设最高水平的队伍集中起来,进行智能化建设成果展示。通过智能化手段我们建成了常态化运行的无人采煤工作面,实现了多灾害条件下的少人采煤,单面智能化日采煤炭近4万吨,新时代的煤炭人不再是'煤黑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张建明表示。据张建明介绍,2023年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重点聚焦采煤工作面的智能化建设,从工作面设计、运维、管理、现场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充分展示和交流,发掘了一批价值高、可推广复制的成果和经验。技术创新方面。国能新疆能源乌东煤矿首创短臂采煤机开采工艺的智能采煤技术,建立多灾害耦合预警平台,开创了急倾斜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采煤的先河。陕煤曹家滩矿业创新“程序放煤基础上的音视频多模融合精准放煤”技术,形成“放前探测-放中识别-放后监测”的智能放煤工艺,进一步提高了顶煤回收率、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工艺创新方面。国能神东煤炭榆家梁煤矿历经21年艰辛探索、5年集中攻关,创新实践“采煤工艺编辑+截割模板”工艺,开启了综采工作面常态化无人生产1.0的时代。山东能源赵楼煤矿探索应用了7+22工序段智能综放工艺,建成少人化的智能综放工作面,实现千米深井、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炭的安全、高效、智能开采。管理创新方面。国能神东煤炭布尔台煤矿构建了“18320”智能化管理体系,打造了“五位一体”的综合智能化管理系统,建成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可靠性智能采煤工作面。淮河能源朱集东煤矿打造掌上集控中心,实现了五类灾害俱全条件下的薄煤层智能化高产高效开采。模式创新方面。陕煤集团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建成AI+NOSA智能风险管控系统和110工法+沿空留巷支护装备相融合的智能运维管控模式,开创了智能化无人开采模式。中煤集团王家岭煤矿探索形成了“520”割煤法+“5715”放煤法+全域AI技术的智能采煤模式,实现了综放工作面智能化采煤。装备创新方面。国能神东煤炭寸草塔煤矿研发了工作面三机、支架等全套无线传输装备,打造出一种频繁搬家倒面条件下的智能开采模式。山东能源兖矿金鸡滩煤矿创新“四位一体”采放比优化方法、创新自动跟机程序等,实现了坚硬特厚煤层超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在大赛中,我们也发现了目前采煤工作面智能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张建明坦言。思想认识和观念理念方面。一是部分煤矿对煤矿智能化建设的认识仍存在偏差,未能认识到煤矿智能化是现代化煤矿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作业环境、降低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二是产量压力大、人员紧张、矿井条件复杂的煤矿,智能化建设进程整体缓慢,而这类煤矿恰恰是最迫切需要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方面。一是当前采煤工作面尚存在传感器精度低、装备可靠性不高、协议接口不统一等制约采煤工作面智能化发展进程的问题。二是目前面临无人化工作面建设推进慢、中高级智能化工作面占比低、行业整体自动化水平还不够高等问题。三是由于工作面条件差异性较大,智能化技术适用性仍不够高,装备制造、技术研发等机构与煤矿应用现场融合不够深入,甚至存在研、用“两张皮”的情况。智能化建设管理和运维方面。一是部分煤炭集团智能化建设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专门的日常管理机构。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发挥作用效果不佳。三是部分煤矿智能运维的重视度不够,日常管理不到位,装备老化欠更新。专业队伍和人才建设方面。一是煤矿智能化运维人员普遍短缺,懂原理、懂技术、懂现场、懂运维的智能化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二是企业智能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机制不健全,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人才供给不足、接续断档。“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国4300余座煤矿中只有700余座开展了智能化建设,并且建设进展不平衡,建设难度差异较大,建设水平总体还不够高,已经通过验收的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矿都处于中级水平,煤矿智能化建设依旧处在初级示范引领阶段,与系统完备、运行可靠的高级智能化煤矿要求仍存在不少差距,很多引入的新技术在落地应用中仍面临'两张皮'的现象,现场融合度不高,先进技术与煤炭开采的适配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推动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从单点突破到体系化发展、常态化运行,已成为当前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和迫切需求。”刘峰分析。面对这些问题,刘峰建议,必须深刻的意识到,智能化建设发展到当前阶段,各系统的常态化应用程度直接关系到煤矿智能化建设整体实效的发挥,只有推动智能应用场景走向常态化运行,才能真正推动智能化建设走深走实,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记者余娜)转自:中国工业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09332.html

相关文章

报告预计2024年国际油价将略有回落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8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在基准情形下,2024年国际油价将同比下降,维持中高位,全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每桶75美元至80美元。报告提到,2023年国际油价宽幅震荡回落,...

爆米花不设小份被警告 浙江杭州查办多起反食品浪费案件

影院爆米花小份不单卖;顾客点餐时经营者未及时提醒、引导其按需适量点餐……近日,浙江省杭州市场监管系统公布了多起查处的反食品浪费案件,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倒逼餐饮服务经营者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引导文...

啤酒产业要面向多元化消费市场

世界杯刚刚落幕。有外卖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杯期间,啤酒的外卖订单量有明显的上升态势,销量前五的城市分别是北京、广州、深圳、上海和成都。毕竟,即便在冬天,很多消费者还是会边喝啤酒边看球。天眼查数据显...

工信部:1月查处“黑广播”违法犯罪案件41起

记者28日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3年1月,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深化部门联动协同,优化技术支撑手段,不断加大打击治理“黑广播”“伪基站”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切实保障航空...

发展绿色产业 守护良好生态

成都国际铁路港里,汽笛声声,列车搭载着丰富的产品运往各地;长江沿岸,宜宾港边,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汇聚;雅砻江上游,江水奔腾,水电机组有序运转……近年来,四川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

中国移动联合全球运营商发布《6G应用场景与分析白皮书》

近日,由中国移动、Vodafone和美国UScellular联合牵头的《6G应用场景与分析白皮书》在NGMN正式发布。白皮书聚焦6G网络应用场景的定义与分析,将为信息通信行业发展提供参考。《6G应用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