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煤治理可持续性是当前重点和难点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92
9月24日,由中国节能协会主办,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能源基金会中国(EFC)协办的第五届中国散煤综合治理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推动“十三五”收官之年和“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有效解决散煤问题,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会上发布了《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2020》。这是自2017年以来,NRDC煤控研究项目散煤治理研究课题完成的第四期散煤年度报告。会议围绕散煤治理的技术路径、补贴政策、长效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以及来自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出席了会议并发言。江亿在致辞中指出,2019年,散煤治理持续深入,削减散煤约4900万吨,其中,民用散煤治理对年度散煤削减总量的贡献达50%,比2018年上升22个百分点。我国散煤治理开始步入“深水区”,我国未来首先应严控散煤市场,从源头控制,防止劣质散煤流入市场;其次大力推行清洁能源替代(可再生能源、电、天然气替代煤炭等)和优质煤替代(煤炭的高效利用),实现清洁利用。第三是减量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准入标准,应用先进高效节能技术等多重手段、多措并举实现煤炭的减量化。《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2020》介绍了2019年散煤治理情况,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散煤治理的成效,分析了当前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十四五”时期散煤治理的目标与路径进行了展望。报告认为,“十三五”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散煤治理政策,各部门多措并举,不仅在重点区域精准施策,还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在此基础上,相关政策有效落实,环保督查制度保驾护航,使得“十三五”期间散煤治理成效显著,预期散煤削减量将超过2亿吨,北方清洁取暖率大幅提升,秋冬季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数据显示,包括天津、石家庄、太原在内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第一批试点城市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从2016年的10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69.7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36.4%;西安、临汾、淄博等第二批试点城市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从2017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71.4微克/立方米,降幅11.4%;三门峡、渭南等第三批试点城市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从2018年的85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73.25微克/立方米,降幅13.8%。报告介绍了“十三五”期间工业与民用两方面散煤治理工作的进展。在工业散煤治理方面,重点区域严格落实燃煤工业小锅炉淘汰、散乱污企业整治、窑炉专项治理、秋冬季错峰生产、淘汰落后产能等治理措施。“十三五”期间,随着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散煤治理空间逐步压缩,工业散煤治理潜力开始转向非重点区域。在民用散煤治理方面,以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为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超过一千亿元,先后纳入43个清洁取暖试点,改造规模超过2600万户,清洁取暖率大幅提升。报告同时指出,在重点区域工业散煤治理空间进一步收窄、清洁取暖成本与居民经济承受力之间的不平衡尚未解决、补贴政策面临退坡、受新冠疫情影响财政压力加剧的情况下,散煤治理可持续性是当前的重点和难点。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加速能源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报告在综合考虑全国散煤削减潜力、工业散煤治理和北方清洁取暖等政策实施进度的基础上,建议我国“十四五”时期继续削减散煤1.5亿吨,力争2亿吨,到2025年基本解决散煤问题。报告强调,“十四五”期间散煤治理的工作重点应由试点工程建设转入长效机制的建立。一方面,深挖工业散煤治理潜力,另一方面,全面评估清洁取暖工作,扶偏修正、查缺补漏,同时进一步扩大试点,优化补贴政策,合理制定并公开退坡时间和速度。为保障“十四五”时期散煤治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报告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如: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机制建设,完善高层协调机制,统筹规划散煤治理工作;建立散煤消费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业锅炉和窑炉的台账制度和在线监测系统,做到可核查和可追溯,建立北方清洁取暖综合性监管平台,实现清洁取暖全流程服务;修正北方清洁取暖已改造地区不合理的清洁取暖设计,避免非主观意愿的散煤复烧,在重点区域“查缺补漏”,充分巩固“十三五”时期清洁取暖成效,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制定清洁取暖补贴评估机制,并根据结果适时调整补贴政策;制定建筑节能改造补助计划,加大建筑节能推广力度,并加快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高级顾问杨富强指出,我国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预计“十四五”时期包括风、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将实现平价上网,未来应制定可再生能源供热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对散煤的替代力度,并面向终端用户热、电、冷、气等多种形式的用能需求,因地制宜、统筹开发,实现多能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农村居民享有同等的使用清洁能源的权利,以及可承受的使用成本。同时,“十四五”时期应加快推动建筑节能、推进电力和天然气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降低清洁采暖成本,最大限度的防止散煤复烧。“十四五”时期散煤问题的基本解决对于我国加速摆脱煤炭依赖,确保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实现2035年“美丽中国”的远景目标至关重要。转自:中国工业新闻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0257.html

相关文章

7月份全球原铝产量545.2万吨

据国际铝业协会(IAI)最新数据,7月份全球原铝产量545.2万吨,较6月份的529.5万吨环比增长2.97%;较2019年同期的541.8万吨同比增长0.63%。1-7月,全球原铝产量累计3751....

各项数据增势喜人 中国经济彰显强大韧性和潜力

央视网消息:6月15日,《新闻联播》报道了我国在交通、民生、网络信息管理和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相关消息,加之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多项重磅金融数据,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利好消息,各项数据增势喜人,中国经济彰...

十三省“上线”秋粮机收气象服务 信息精细到乡镇

正值秋收秋种关键时期,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联合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开展秋收秋种机收气象服务,在农机作业应用软件上针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13个秋收重点省份上线服务。截至目前,累计访问...

东旭集团携手德阳市打造西南地区最大光玻新材料产业基地

2月9日,东旭集团与四川省德阳市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深度合作,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光玻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计划在德阳市罗江区分两期投资50亿元,建设光电显示和新型高端药玻等新材料生产项目,...

溢出效应显著 5G加速赋能产业跃迁

商用至今,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各行各业陆续通过“5G+”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5G有哪些建设发展新进展?创新应用如何?记者近日在多地进行了采访。8月2日,距离杭州亚运会开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记者在亚...

五部门: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

近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工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