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陶瓷表面的釉质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釉是陶瓷器表面的一种玻璃质层。釉层的作用是使陶瓷表面光洁美丽,吸水性小,易于洗涤和保持洁净。由于釉的化学性质稳定,釉面硬度大,又使瓷器具有经久耐用和耐酸、碱、盐侵蚀的能力。此外,颜色釉还能起到装饰作用...
瓷釉是什么东西?
就是浴缸上的白东西...
陶器、瓷器、釉的含义
陶器、瓷器、釉的含义...
陶瓷的外面的釉是什么东西
釉的本质及成分 当我们看到一件陶瓷器的时候,首先引起注意的与其说是它的造型、式样或坯体,毋宁说是罩在陶瓷表面上的釉。假如瓷器上没有挂釉的话,恐怕无论它的造型如何美、式样如何新,也会失掉这件瓷器...
陶瓷上的釉是什颜料做的
釉yòu涂在瓷器、陶器表面,使其显出光彩并起保护作用的物质,且可增加陶瓷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用石英、硼砂、长石、粘土等混合研碎,加水制成。 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
陶瓷上的釉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上去的 恳请行家赐教
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的涂层...
釉又称“釉子”,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磨成粉末,加水调制而成的物质,用来涂在陶瓷半成品的表面,烧制后发出玻璃光泽,并能增加陶瓷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
陶瓷是由粘土、石英及长石等天然矿物原料按不同配方配制,经加工、成型及烧成而得,其化学组成取决于所用天然原料及配方,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古陶瓷由于所用原料的不同,配方的不同以及烧制工艺的不同,其胎釉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及物理性能就会有各自的特点。如果收集不同窑口发掘时有可靠地层年代的陶瓷标本进行系统地研究,把积累的数据资料如化学组成数据(包括主次量元素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含量)建立数据库,并用适当的处理方法,譬如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找出具有特征意义的规律。对要鉴定的陶瓷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物理性能以及烧制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将其化学组成数据与已知窑口和年代的古陶瓷的化学组成数据进行比较处理,再综合显微结构、物理性能以及烧制工艺等方面的信息就可能对陶瓷作出鉴定。陶瓷是混合物,成分特别多而复杂,而且根据陶瓷的产地不同成分也不同。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硅酸铝,硅酸钙等)。
在长石釉中如果氧化亚铁占到0.8%左右时,就能出现淡绿色,像廉价的窗玻璃和瓶子的绿色都属于这一类。随同铁量的增多,从而颜色也渐浓。如果达到1~3%左右时,就会出现美丽的绿色或青绿色。假使铁再增多,那时还原将要发生困难,颜色渐呈褐色。达到5%时,就呈糖稀一样的米黄色。到8%左右,就呈赤褐色乃至暗褐色。由于颜色过浓,如果釉累积到1.5毫米上下那样厚,看起来就变成纯黑色了。至于颜色的浓度,若想使青瓷的颜色变浓,纵然增多其铁分,却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就是说,假如过多地增加铁分,反而会变成褐色。为了达到使青瓷的颜色变浓这个目的,恰像是水深便增其青色一样,必须厚厚地挂釉,才能使它的青色具有深厚的感觉。如宋代的郊坛窑与龙泉窑的青色釉,大多挂上两三层而后才有浓厚之感,便是这个道理。根据目前看到的龙泉青瓷标本,一般约在0.5~1毫米之间,最美的“梅子青”釉甚至厚达1.5毫米以上。正因为釉层特别厚,所以上釉技术也复杂很多,越发难能可贵。如果釉中富于长石而且含有多量的硅酸,就会增加釉的蓝色而近于青色。若减少其中的硅酸而增加盐基,便会发黄而呈橄榄绿色。假使再混以钡(Ba)或锶(Sr)等近似钙的元素,用来代替釉中的钙(石灰),就会使青绿色增加其艳丽的色调。若将不大知道的锂(Li)元素混入氧化亚铁的釉中,便可出现美丽的青色。据国外有人分析影青瓷的结果,证明确定是有这种锂元素存在。但是,最近我国科学工作者曾将影青釉作了光谱分析,发现其中所含的锂仅为微量,因此认为锂在影青釉中呈蓝色的作用还有待证实。釉中除去锂以外,即或是混有一点不纯物质,也能使釉的光泽或色调稍有变异。例如其中若含有少许的钛或锰等,就能增加黄色;若含有锌,就能增加蓝色。宋代修内司窑和郊坛窑所在地的附近,正是锌的产地,因而在这些瓷釉里面可能有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