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储粮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智慧粮库”让小麦“冻龄”

数智人2023-06-26产业资讯217
“藏粮于地,还要藏粮于技”。随着智能化和机械化在粮食产后的应用,不仅在粮食烘干环节实现了节食减损,我国的储粮设施功能也不断完善。如今,小麦储存实现了减损增效的目标。在这家华北大型的粮食储备库,伫立着40栋高大平房仓,粮食储备仓容量达55万吨。沿着高大平房仓外部的侧梯登上仓门走进仓内,一股谷物特有的香醇和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据了解,低温的储粮方式,可以有效让小麦“冻龄”,保证小麦的营养和新鲜度,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但要实现准低温,背后的技术可不简单。小麦绿色保鲜储存技术,也就是说夏天时,仓内小麦在还过冬天,粮食基本处于休眠状态。低温抑制了害虫、霉菌的生长,实现“绿色储粮”。“锁鲜”储存之外,粮情实时监测也不容马虎。库区的每一个仓房,仓房内的每一粒粮食,温湿度的变化如何?是否发生虫害等?在这里的粮库管理信息系统上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库区内的每一个仓房都均匀分布着数百个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可以将实时数据传输至后台系统,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就能远程查看粮食温度、湿度等。通过安装在库区、仓内的高清摄像机,工作人员可以24小时查看粮库仓内、仓外实况,并将截取的视频流、抓拍的图片进行大数据分析、对比。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推送异常粮情。保管员可以第一时间得知异常点,进仓检查,分析原因后进行针对性的处置。据了解,目前,我国在粮仓房升级改造上运用了大量储粮新技术,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粮食储藏周期综合损失率已降到了1%以内。转自:央视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2501.html

相关文章

INSG:2021年5月全球镍市场供应缺口扩大

国际镍研究组织(INSG)本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5月份全球镍市场的供应缺口扩大至21,300吨,高于4月份的缺口20,400吨。今年前五个月,全球镍市场的供应缺口达到61,200吨,而去年...

外资加速“掘金”中国市场

今年以来,外资在更积极参与境内股票市场投资的同时,对于资产管理市场的布局也在积极推进。继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上投摩根基金等多家外商独资公募获批后,近日中欧基金的股权变更进展也再度引来市场关注。证监会披...

《2025—2026中国焙烤食品包装趋势分析报告》发布

近年来,焙烤食品的消费模式发生了显著转变。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食品的味道和价格,而是对品牌、包装设计和产品的整体体验愈发重视。近日,中国国际焙烤展览会(BakeryChina)发布《2025—2026中...

龙年旅游消费迎来火爆开局

多家景区门票售罄约满、多地酒店“一房难求”、出入境旅游均增长明显……春节假期旅游消费火爆,成为拉动居民消费的主力军。根据多家旅游平台发布的春节游报告,龙年春节旅游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今年旅游市场将呈现复...

教培巨头退出义务段 相关各方何去何从

近日,新东方、好未来等教培巨头相继宣布退出义务段培训,业内人士称,这是“双减”政策要求的必然结果,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培机构教师的就业问题。专家认为,教培时代的落幕是必然结果,应该适时出台帮助学科类培训老...

摩托车行业探讨变革时代机遇与挑战

近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暨2023中国摩托车重庆论坛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论坛以“变革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邀请了来自整车生产企业、零部件企业、商协会、设计公司、电商平台、研究机构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