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王因街道坚持以党建统领全局,聚焦产业发展、民生实事、基层治理三个维度,创新思路,一体谋划,全力打造“人民至上、共产党亲”党建品牌,谱写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一是“党旗红”激活“农业绿”。聚焦群众增收致富,创新“党建+科研院所+合作社+公司+基地”工作思路,按照“一芯四核多动力”发展模式,依托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聚力打造高新现代农业“芯”动力产业基地,建成优质良种、有机蔬菜、精品水果、多彩花卉“四大千亩选育区”,辐射带动周边建成500亩航天椒、300亩甜瓜、300亩草莓和2.5万亩高产小麦玉米良种基地,带动6个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3个村收入超过100万元。二是“党建链”赋能“产业链”。坚持把“红色堡垒”建在产业链上,系统梳理辖区企业党员情况,新成立“两新”党组织9个,“两新”党组织覆盖率达62%,永生重工、瑞城宇航、海富电子等重点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100%。聚焦打造“红帆领航·相融共创”党建品牌,采取“联盟+联建”模式,成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联盟,对产业联盟内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解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难、合作难等问题。三是“红引擎”助力“新经济”。聚力打造济宁都市流量湾,依托5名优秀返乡党员代表,全面系统梳理辖区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盘活1800平方米闲置门面,建设网红直播孵化基地,实现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工作同频共振。同时,积极探索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模式,依托2名区派第一书记,先后在刘村、西王因打造葡萄、蘑菇直播带货基地,推动村播带货、油罐销售、钢架网红等创业合伙人扎堆聚集。一是向科级干部要执行力。聚焦项目建设等重点民生工作,探索攻坚包保“组阁制”、难点突破“揭榜制”,8名科级干部牵头成立8条工作线,交叉作战、压茬推进,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首开区646亩征地清表保障2天完成,16万平方米拆迁工作40天完成,驻地立面改造提升60天完成,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90天完成,占地700亩的乡村振兴核心园区100天建成,2000亩塌陷地治理工程提前6个月完成,在重大任务中激发了干部的攻坚“精气神”。二是向职能部门要生产力。常态化开展重点工作“蓝黄红”三色标识管理,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有效保障王因中学、创意SOHO幼儿园2处学校新建项目如期完工,仁和社区25栋回迁房主体封顶,新建消防应急救援站1处,无害化厕所改造完成率达95%,新建“四好”农村路6.5公里。三是向一线支部要战斗力。聚焦基层党建、信访维稳、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聚力激发一线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采取部门打分、科级干部评分模式,对各村党支部一月一排名、年终一总评,与村干部绩效工资挂钩,真正做到考出导向、考出干劲,今年以来办成人民群众身边的微实事187件,得到群众一致点赞。一是基层治理网格化落地见效。以“一网管全域”为切入点,建立二级网格69个,探索建立平安家园卫队,健全相关激励机制,统筹社会治安防范、平安创建和社会管理工作,筑牢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哨。二是基层治理数字化纵深发展。坚持数字赋能,整合城管、党建、综治、天网等数据平台,建设联合信息调度中心,推动线上数据赋能、线下网格代办,搭建村、街道、区三级“和为贵”直通系统,对琐事纠纷、维稳事项、群众需求等各种问题实时上传,实现“云”登记、线下办。三是基层治理长效化巩固提升。做实做细“4567”工作法,严格落实“岗位在村、阵地在村、责任在村”机制,推动152名干部深入基层,确保村村有人包保、户户有人帮忙,在一线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搭建党群联动共享共治平台,实现服务群众有资源、群众协商有平台、社会参与有渠道,累计走访群众2000余次,收集民情民意158条、解决问题127件,群众聪明才智转化成为推动基层治理长效化的不竭动力。(孙莎然)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