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秋粮增产已成定局,今年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213
11月4日,农业农村部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全国秋粮增产已成定局,今年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供给完全没有问题。一是水稻、小麦实现增产,口粮绝对有保障。我们国家水稻和小麦两大口粮作物连年增产,这几年基本上来说都是当年产大于需或者产需略有盈余,今年稻谷的产量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增,产量高于消费量,小麦的产量今年创了历史新高,产量高于食用消费量,加上两大口粮的库存充裕,还进口了一些调剂的品种,这样算下来,两大口粮供给绝对有保障。二是玉米产量增加较多,能够有效增加市场供应。玉米是我们国家第一大粮食作物,它也是高产作物,是重要的饲料粮。今年玉米的面积是增加了2000多万亩,东北主产区的光温水匹配较好,单产提高,全国玉米产量增加比较多,再加上进口和库存,能够满足国内消费的需要,供给偏紧的状况会有所改善。三是当前粮食库存总量充裕,处于历史高位。昨天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称,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超过70%,比如小麦库存可以满足一年半的消费需求。同时,我们国家粮油的加工能力也很强,一天加工出来的米面够全国人民吃两天。农业农村部表示,总之,我们国家粮食是产量丰、库存足,即使在去年国内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超市里面的粮食品种也是供应丰富,老百姓家里都是米面无忧,保供稳价的基础十分牢固。关于明年粮食生产的开局,农业农村部表示,秋冬种是来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秋冬种小麦播的好了,夏粮的丰收就有基础了。截至11月3日,全国小麦已经播了83%,进度比常年略慢3.4个百分点,但是偏慢幅度已经比前期最慢的时候收窄了25个百分点。其中受秋雨影响比较大的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五个省,高峰期日播超过1400万亩,目前小麦已经播种了94%,进入到了秋播扫尾的阶段,进展好于我们此前的预期。农业农村部指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今年的晚播麦比例比较大。但专家讲,冬小麦生育期比较长,全生育期有230多天,回旋余地比较大,过去也有播期推迟的时候,只要冬前播下去了,开春后管理措施跟上,加大水肥投入,加大病虫防控力度,夺取丰收还是有希望的。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背水一战的态度,以最大的决心和力度,环环紧扣,精准指导,毫不放松地抓好当前的小麦生产。重点是抓好三件事:一是抓好秋播扫尾,确保小麦面积稳定。二是抓好冬前田管,防范好低温冻害和病虫草害,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三是及早谋划明年早春的麦田管理,早施小麦返青分蘖肥,促进小麦弱苗转壮,夯实明年夏粮丰收的基础。转自:第一财经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7462.html

相关文章

小竹子“长”出大产业 “以竹代塑”提出一年来我国还取得哪些进展?

记者昨天(7日)从国家林草局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主办的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上获悉,我国启动“以竹代塑”三年行动。未来三年,我国将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生态培育、产销对接促进等七大重点行动,到202...

2021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7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8%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解读》,2021年我国电信业务量收较快增长,实现良好开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实现自2014年的...

“喜”结连“理”,苏庄复苏

“在我们眼里,最美的颜色就是中国红。苏庄的体验太好了!”站在有数百年历史的贾家老院里,背后古老的砖墙间,散发出阵阵温柔的灯光。对着镜头定格下美好的瞬间,高平市民李响和妻子欣喜不已。7月27日,“光影中...

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收获有益经验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典型经验的通知》,要求从注重居家社区服务、大力发展机构服务、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等方面,梳理总结试点工作典型经验,推动医养结合工作再上...

秋粮丰收背后的科技密码

稻菽成浪,谷米满仓。2023年9月23日,我国第六次在秋分日迎来“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时节,在金黄的田野里,祖国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粮占全年粮食总量的3/4,是全年粮...

3.4亿台!2021年全球电脑出货量出炉:联想第一、苹果第四

日前,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公布2021年全球个人电脑市场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15%,达到3.41亿台,比2019年增长27%,创2012年以来新高。具体来看,去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