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筑领域通过技术政策组合2030年前可实现碳达峰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徐伟3月31日表示,2030年前,建筑领域通过技术的组合和政策的组合,完全可以实现碳达峰。在当日举办的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2021巡回路演大会上,徐伟作了题为《建筑碳中和实现路径》的主旨演讲。他说,中国的能耗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工业、交通、建筑。其中,建筑业碳排放量约占全社会碳排放量的20%左右,相对发达国家占比仍然偏低。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日前发布的《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显示,2020年,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中,燃料燃烧过程排放同比上升0.7%,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同比上升4.1%。其中,水泥工业二氧化碳排放12.3亿吨,同比上升1.8%;石灰石膏工业二氧化碳排放1.2亿吨,同比上升14.3%;墙体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1322万吨,同比上升2.5%;建筑卫生陶瓷工业二氧化碳排放3758万吨,同比下降2.7%;建筑技术玻璃工业二氧化碳排放2740万吨,同比上升3.9%。徐伟介绍,建筑领域碳达峰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城市化。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约为60%,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到2035年城市化率要达到70%。“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有多少呢?美国大概是75%,德国达到85%。”徐伟说,从60%到70%,10个百分点就意味着1.4亿人口要从农村进入城市,而进入城市后能源的消耗比农村要多。其次是人口数量的变化。徐伟说,一般认为,未来20年中国人口有可能到15亿人。同时,人口迁徙非常迅速,向中心城市、重点区域迁徙。人口增加将带动房屋需求增加。“当然还有经济因素,就是经济在增长,也会带来建筑方面的需求。”徐伟说,研究发现,如果现行的政策不变,建筑领域的碳达峰大约在2038年前后,这“肯定不行”。上述《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显示,2014年,我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达到历史高点以后,全行业碳排放量缓慢下降。但以2018年为节点,随着建筑材料工业生产增长,2019年和2020年全行业碳排放量有所回升,达到14.8亿吨。徐伟表示,建筑领域实现碳减排需要通过技术的组合、政策的组合。新建建筑提升能耗、建筑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农村建筑的节能等,可以实现不同的场景组合。《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认为,依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手段将是处理好发展与碳减排矛盾的关键。应抓好水泥、石灰等重点产业的碳排放总量控制。此外,建筑材料工业使用替代燃料也具备巨大潜力。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充分考虑建材各行业不同生产工艺、产品、原燃材料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已制订了《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及行业碳排放推荐系数,并完成了行业碳排放报告,为推进全行业碳达峰工作提供决策参考。该联合会表示,还将推动建筑材料工业向轻型化、终端化、制品化转型,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向高附加值、高质高端迈进,研发应用以减量、减排、高效为特征的减污降碳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最终统筹实现行业增长与低碳发展的有序平衡。转自:第一财经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