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人才培养体系 让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
作为我国独特的医药和文化资源,中医药这颗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随着《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发布,特别是在应对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发挥出的巨大作用,璀璨辉煌的中医药文化再一次震惊世界。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就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中医人才体系建设,以及中医药创新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采访了上海青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郑文。作为一名在中医药行业执业十余年的中医师,郑文医师一直致力于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并在中医药人才体系建设方面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中青年中医师就业问题比较严峻,一是青年医师重理论,导致临床业务水平有限,二是“老”中医师多年行医,已经树立了行业内的名气与权威,相对而言,留给青年医师的机会较少,所以青年医师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关于这一问题,他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了应对措施,即“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将师承教育全面融入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鼓励医疗机构发展师承教育,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建立传统中医师管理制度。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吸引、鼓励名老中医药专家和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骨干人才。”利用老中医师带徒弟的形式,将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的医师,再让他们与自己学到的理论相结合,不但传承中医精华,这样更能与理论结合产生创新,实则是一项重大利好政策。在创新问题上,郑文医师认为,中医不能排斥创新,研读古典文献绝对不是为了守旧,创新是中医药文化发展持久生命力的保障,也是中医师与时俱进的前提。《伤寒杂病论》等很多中医名著都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创新得来的。郑文医师还介绍说,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医疗正在被西医不断突破,如远程手术、健康监控等技术发展十分迅猛。相比之下,中医药智慧化应用逊色不少。中医诊断靠的是望闻问切,靠的是丰富的经验和阅历,眼下通过互联网去解决问诊和治疗环节在技术上尚不成熟,但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诚如郑文医师所言,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和支持中医药发展,早已对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医药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推进中医药大数据的相关研究及应用,在中医大数据资源、辅助辨证论治和信息标准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成果向应用转化。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认为,中医药文化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一是人才,一是技术。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结合老中青三代中医师各自的优势实现传承与互补。另一方面,要通过智慧化中医的建设,带动中医药产业创新性发展并取得更多创新成果。最终二者结合,实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新局面,让中医药文化再次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秦顺齐江田园)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7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