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下单的商品还没到?超长预售不能成为脱缰野马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79
“双12”都快到了,“双11”下单的商品竟还没收到……最近,一些消费者发现,买的东西并非堵在路上,而是商家压根没发货。问题的症结,原来正是超长预售制。商品预售制,是消费者在产品上市之前预先付费,商家在预售达到一定数量后,才投入正式生产和发货的模式。之前,该做法仅限于部分工艺复杂的商品,但近年来电商平台纷纷开启预售促销,因超长周期产生的购物纠纷与投诉屡见不鲜。预售制模式已悄然变味。每逢网络购物节,部分商家都会以预售期为幌子,故意拖延发货时间,甚至随意更改发货日期,导致消费者收货日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有些商品延迟收货的时间甚至长达一个月,严重影响消费体验。商家设置超长预售期,和其自身利益考量不无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商家将商品备货库存成本、时间成本无形之中转嫁给了消费者。如此一来,商家的经营成本大为降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却受到了明显影响。近年来,超长预售大有蔓延之势,原因之一在于惩戒力度小、商家违约成本低。在侵害消费者利益方面,有些商家有恃无恐,甚至故意玩猫腻,在商品展示中不标注“预售”字样,消费者只有付费后才能看到发货日期,个别商家甚至还随意更改发货日期。需要看到,因疫情等原因导致快递物流滞留、商品延迟发货,和超长预售并不是一回事,不应混为一谈。商家动辄采取超长预售,这样的做法已涉嫌违法。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按照承诺或者与消费者约定的方式、时限向消费者交付商品或者服务。在未征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商家单方面修改发货日期及无故撤单,不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对互联网购物生态造成了不良影响。当前,部分平台已经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电商平台还可探索建立侵权预警机制,通过技术手段监测超长预售商家的不良行为,并进一步畅通投诉通道。对消费者来讲,遇到预售、提前付定金等促销活动,仔细确认商品发货周期,支付定金前要沟通弄清商品是否在预售期,对不合理的超长预售霸王条款不能忍气吞声。郭存举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6737.html

相关文章

今年我国重点推进55项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

记者8日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了解到,2022年我国将重点推进55项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年内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等工程。同时...

39家食品饮料公司发布年报 净利润总额近千亿元

截至4月10日,沪深两市共有39家食品饮料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证券日报》记者通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上述39家公司2023年的营业总收入合计为3938.42亿元,同比增长7.5...

1.52万亿元!2020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再创新高

A股市场的五月天今天开始了,刚刚结束的年报和一季报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布局的依据,而上市公司的分红情况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截至4月30日,沪深两市已有3003家公司发...

打破进口依赖!千亿元大市场崛起→

中国化学是全球化学工程建设领域的领跑者,在全球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7万多套化工装置,营业收入稳居全球油气服务领域第一。在当前国际竞争加剧、行业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化学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增长?来...

国内首家自动驾驶企业获网约车资格

国内自动驾驶出行公司文远知行WeRide正式获得由广州市交通运输局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具备开展网约车业务的资质,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相关资质的自动驾驶企业。这也被业内视为,国内的自动驾...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7月12日,第31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上海开幕,吸引参展企业3299家,其中境外展商234家。展会共设服装服饰、家庭用品等四大专业主题展和境外展区、跨境电商展区两大专业展区。图为参观者在展会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