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创新“无人区” 我国基础研究世界级成果“多点开花”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83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十三五”时期,一批“国之重器”亮相,铁基超导、量子信息、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多领域涌现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底蕴和后劲。“更加注重原创导向,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21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把基础研究和底层技术研发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突破口,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一体化部署和全链条实施。“十三五”时期,我国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制定《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实施《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同时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从2015年的71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35.6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6.9%,高于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幅。2019年,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历史上首次达到6%。与此同时,我国部署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了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之重器”,支持建设了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个国家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98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推动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4000余家单位、10.1万余套大型科学仪器和80多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纳入了开放共享的网络。王志刚表示,下一步,将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摆在国家科技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改革完善项目形成机制,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为科研人员静心思考、潜心研究、全心投入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持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创新“无人区”。(记者陈芳、张泉)转自:新华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1272.html

相关文章

北斗芯片植入手机成本仅10元,没信号也能发短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了有关新时代中国北斗发展成就和未来愿景,并就中国北斗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进行分享。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

走下神坛!华夏基金权益基金业绩近3年及近5年均跑输同类

对于老基民来说,谈起公募基金投资总不会绕过华夏基金,因为它似乎就是一个标志,昔日“一哥”王亚伟的光环足足让华夏基金吃了好几年的老本。然而,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注意到,近几年,华夏基金不灵了,旗下...

2019年我国煤炭新增探明可采储量300亿吨

自然资源部日前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0)》披露,2019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39.7亿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5.1%;消费总量为48.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能源自给率为81.7...

荔波:高铁开通,文旅提速

用镜头记录发展,用影像见证美好!近日,2023“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来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先后参观小七孔景区、瑶山古寨景区,以文旅资源保护开发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调研采访。...

如何破解5G建设难题?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建共享模式给出答案

你用上5G了吗?随着5G建设稳步推进,5G应用也越来越普及,但相较于4G,5G建设存在更多的难点,在覆盖面上,5G仍然与4G存在不小的差距。在2022年中国5G发展大会上,工信部负责人表示,将着力提升...

《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盼家庭托育点不负所“托”

【记者调查】家中两岁小娃谁来带?这让北京家长林夕的家庭“硝烟四起”。双方父母身体不好,无法长期带娃;请过几个育儿嫂,却总是不能满意;考察过一些托育机构,不是离家太远,就是收费太高;林夕和丈夫都处在事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